海桐皮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7伸筋草寻
TUhjnbcbe - 2020/11/27 2:29:00
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www.bflvye.com/m/

小郎中学医记(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前言

一位学弟送给我们一部《中药大辞典》,上、下两册。近两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看丰富多彩的中医各家学说,却很少去深入研读这部质朴的药典。一位老师学验俱丰,大家都想知道这些学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哪里来的?他读了哪些书?这位老师拿出案头上破旧的药典,看样子,少说也被翻阅过不下千万次。斑驳的封面,米*的书页,甚至有些掉线的装订,都可以看出这本书不知道被翻阅过多少遍。他说,刚开始行医,病人少,就天天翻阅药典,埋首其中,临床中凡有疑惑,大都是在药典里头解开,或古人直接给出答案,或受到古人处方选药思想的启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孔子研易,韦编三绝。一门学问,可以让人为之废寝忘食;一本书籍,可以让人造次颠沛不离,居则在席,行则在囊,那么说明这本书,这种学问,已经进入到这人的生命里去了。只有学问和生命融为一体,才能够废寝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一位民间草药郎中,没读过很多书,治病的招法却层出不穷,连中医药高校毕业的师长都对他敬佩不已。这位草药郎中,亮出了不少法宝,都是经过他无数案例验证出来的。后来我们发现这些法宝的绝大部分居然都有出处,都有来由,大都记载于《中药大辞典》中。看来这位草药郎中最秘密的法宝,永远的不传之秘,不是羚羊角退高热,也不是牵牛子除积热,更不是细辛治牙痛………而是这一部《中药大辞典》!这部《中药大辞典》就像一位朴实的智慧长者,如果我们没有写《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没有一味药一味药地去研究探讨,就不可能窥见这书里智慧的光芒!很庆幸这次创作让我们能够回归基础,回归药典,感谢编辑出版这部药典的人们!小指月的爷爷就是这本药典,或者说这本药典就是我们案头的老爷爷!中医普及学堂年长夏

17、伸筋草、寻骨风

编者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非常有效的祛风湿舒筋活络中药:伸筋草和寻骨风。

伸筋草

善治抽筋的伸筋草

《岭南采药录》曰,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即伸筋草),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

****

有个老汉,小腿抽筋反复不愈。听说钙片好,吃了不少钙片,但腿还是抽筋,晚上抽到厉害的时候,真的彻夜难眠。本来睡眠质量不太高的他,再加上夜尿跟抽筋,整个人很快就显得神疲乏力。

老先生说,试试用50克淫羊藿加上0克小伸筋草煲汤喝喝吧。

老先生喝了第一剂,晚上居然出人意料不抽了。他索性连喝了七剂,居然再也没有抽筋过。这下可把他乐坏了,他在公园老年人里头,逢人就说,而且把这小偏方介绍给其他有抽筋痛苦的患者,居然一一得到解除。

小指月说,难道这淫羊藿跟小伸筋草就是老年人抽筋的专方专药?老先生说,一个医者,不能够在专方专药上停止医道攀登的步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小指月说,那爷爷为什么这组对药能治腿脚抽筋呢?老先生说,你得先明白抽筋的机理,为什么会抽筋呢?小指月说,病机十九条上有一句话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这湿邪偏重就会引起抽筋。

老先生说,那湿邪为什么会偏重呢?这下小指月就陷入了沉思之中,好像很多原因会导致湿邪偏重,比如脾虚湿盛,又比如肾虚水湿气化不了,当然还有肝郁气滞湿停。

老先生说,你从五脏来看,原因似乎很多,但如果退到阴阳来看,道理只有一个。小指月说,就一个原因,这么简单?老先生说,大道至简,如果在道的层面上思考问题,都可以化繁为简。

小指月说,是什么原因呢?老先生说,湿是什么邪呢?小指月说,湿为阴邪。老先生说,站在阴阳上来考虑,湿为阴邪,为何阴邪留着不去?小指月说,当然是阳气不够咯。

老先生笑笑说,没错,你看抽筋最容易发生在哪个年龄阶段?小指月说,当然是中老年人阳气不够的啊。

老先生又问,那抽筋最容易发生在什么时候?小指月说,不是白天,当然是晚上了,晚上阳气也不够啊。

老先生又问,抽筋最容易发生在哪个地方?小指月说,当然是下半身小腿了,腰脚以下,离心脏最远,下半身为阴,是阳气最不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以也是阳虚所在,虚处留邪,湿邪就容易侵袭腰脚。

老先生笑笑说,从发病年龄、发病时间到发病部位,你都可以看出是阳气不够,湿浊停留,才容易引发抽筋。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我突然想到了《*帝内经》上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的道理。所以真正要养好人体的筋靠的是阳气,阳气不够,筋脉便硬邦邦,就像秋冬天的树木,枝条都弯不了,显得屈伸不利,僵硬抽搐绷紧的样子。

老先生便说,这两味药治疗抽筋的道行很深,但说出来也极其平常。小伸筋草顾名思义,能够伸筋除湿,疏通经络,可以把湿邪疏泄走。而淫羊藿能壮肾阳,祛风湿,令得腰脚阳气强大起来,这样湿邪就不敢再来。

小指月说,这两味药太厉害了。一个去其标,治已生之湿,给湿邪以去路;另一个固其本,治未生之湿,让阳气气化,湿邪生不出来,所以两味药很快让抽筋的患者得到舒缓。

寻骨风

搜寻出筋骨里的伏风——寻骨风

有个大学生,在一次学校组织光荣鲜血活动里头,他去献了一次血。当时天气正热,献完血后,他就回到宿舍打开空调,上起网来。当时觉得挺快意的,但随后觉得有点不对劲,也说不上什么不对劲。

过了一段日子,他慢慢觉得关节筋骨都有些疼痛,而且很怕风,还不自主地出汗。他以为感冒了,买了点感康吃。但出汗后身体非但没有舒服,反而感到骨头都凉飕飕,有风在走,非常难受。于是便找来竹篱茅舍。

老先生说,你脉这么缓弱,都不适合发汗,而且你身体脉象力量不够,不是最佳献血的时候。一献完血应该注重饮食、保暖和休息,你饮食没跟上,而且还在空调房受凉,再加上熬夜透支精血,这样气血不足,营卫不固,那邪风之气当然乘虚而入,毫不留情地深入进来。

小指月说,爷爷,脉浮缓,又汗出怕风这不是桂枝汤证吗?老先生说,桂枝汤没有错,再加一味寻骨风。小指月说,为什么呢?

老先生说,单纯用祛风湿之药,比如寻骨风,你可以把风邪驱散出去,如果不把营卫气血固密,就像不把门户关上,那风邪随时都可以再钻进来,只有强大气血营卫,邪风之气便无容身之所。

小指月说,那为什么要用寻骨风呢?老先生说,邪去则正安。不把邪浊赶出去,正气很难稳步培养起来,所以欲完其内,必先把邪风攘到外面去。你不把邪气赶走,正气在里面就会不安,就像鸡窝里头有个*鼠狼,鸡敢进来吗?

小指月说,我明白了爷爷,虚处留邪,至虚之处,便是容邪之所。用桂枝汤调其阴阳气血营卫,使其内壮;用寻骨风,把从皮毛穿透进来,扎在筋骨上的邪风搜寻出来,拔出体外。这样扶正跟祛邪双管齐下,像这种游走性风湿骨痛,就可以得到治疗。

果然理通则效应,这病人用发汗之法没治好的骨节伏风,老先生就给他用调和营卫气血之法,就把风邪赶出体外了,吃了三剂药后,那种怕风汗出,在骨节走来走去,疼痛难忍之象就解除了。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写道:

陆观虎经验

陆氏认为,民间单味草药寻骨风,具备利湿、祛风兼能散寒的多种功效,用于痹证可收到满意效果,对于风湿骨痛有卓效。在治痹证时,除针对病因疏风、祛寒、燥湿之外,还应注意调和营卫,使已经入袭之邪无容身之地,在外的风寒湿也不易再侵入。初起多用祛邪通络之品,使营卫宣畅。病久配合补气血、益卫和营之品,多获良效。

基本方是:桂枝g,杭白芍10g,大小蓟各10g,当归4.5g,秦艽9g,防己4.5g,防风4.5g,寻骨风30g,海风藤10g,桑枝30g,丝瓜络10g,豨莶草9g。

加减法:上肢痛加羌活,血虚加鸡血藤,下肢痛加牛膝,腰痛加杜仲,气虚加白术,痛重加威灵仙、海桐皮,湿重加茯苓、薏苡仁、萆薢,寒重加生姜、干姜。(《津门医萃·第1辑》)

伸筋草

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japonicumThunb.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微苦、辛,温。

归肝、脾、肾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3~1g。

《四川中药志》:孕妇及出血过多者忌服。

寻骨风

马兜铃科草本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mollissimaHance的地上部份。

5月开花前采收,连根挖出,除去泥土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辛、苦,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痛,睪丸肿痛,跌打伤痛等症。

三钱至五钱,煎服。

——待续——

相关链接: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前言、引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麻*拾珍)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桂枝)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桂枝拾珍)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紫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生姜)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香薷)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荆芥)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防风)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羌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9(白芷)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0(细辛)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1(藁本)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苍耳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3(辛夷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4(葱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5(鹅不食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6(胡荽/芫荽/香菜)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7(薄荷)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8(牛蒡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9(蝉蜕)爷孙俩的中医故事-0(桑叶)爷孙俩的中医故事-1(菊花)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蔓荆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3(柴胡)爷孙俩的中医故事-4(升麻)爷孙俩的中医故事-5(葛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6(淡豆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7(浮萍)爷孙俩的中医故事-8(木贼)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石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寒水石)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知母)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芦根)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5(天花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6(竹叶、淡竹叶)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7/8(鸭跖草、栀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9(夏枯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0(决明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1(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芩)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3(*连)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4(*柏)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5(龙胆草)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6(秦皮)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7(苦参)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8(白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9(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0(金银花与忍冬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1(连翘)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穿心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板蓝根、大青叶、青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蒲公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5(紫花地丁、野菊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6重楼(七叶一枝花、蚤休)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7(土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8(鱼腥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9(金荞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0(败酱草、大血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1(射干、山豆根、马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青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3(木蝴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4(白头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5(马齿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6(鸦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7(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8(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39(千里光、白蔹、四季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0(熊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1(绿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地*)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3(玄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4(丹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5(赤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6(紫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7(水牛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8(青蒿白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49(地骨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50(银柴胡)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贰)-51(胡*连)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大*篇-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大*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大*篇-3)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芒硝-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芒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3(番泻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4(芦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5(火麻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6(郁李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7(甘遂、大戟、芫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8(商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9(牵牛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0(巴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1(千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独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3(威灵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4(川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5(蕲蛇、乌梢蛇)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6(木瓜、蚕沙)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中医普及学堂》,由祇域堂整理。

○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叁17伸筋草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