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近体诗写作下创作近体诗的载体
TUhjnbcbe - 2024/3/6 17:23:00
哪家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下篇第九章近体诗创作的文化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近体诗创作,往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这也是近体诗创作的立足点之一,是文人墨客创作的灵感发源中心之一。学习近体诗写作,就必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所谓不知何山,何以写山,不知有水,何以写湖。可以这样说,中国传统文化是近体诗写作的创作来源和知识储备。第一节锦绣山水一、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四大名山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山西五台山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华北屋脊”,最高海拔达米。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内峰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游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与五台山有关的诗文《五台山》清代顾炎武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五台山和韵》宋代史监群峰历尽到巅峦,极目清凉境界宽。山入雁门真设险,地藏佛国即长安。雨来绝涧自成响,云渡远溪时作团。花落经台钟梵寂,袈裟香霭翠云蟠。《送僧游五台山》宋代释简长五峰横绝汉,寒翠倚苍冥。积雪无烦暑,高杉碍落星。碛雪檐外见,边角坐中听。师到栖禅夜,龙湫独灌瓶。浙江普陀山普陀山是舟山群岛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普陀山之名源于梵语,唐宋前称梅岺山。唐山末开始出现佛教活动,公元年始建不肯去观音院,公元年钦定为专供观音菩萨的道场。形成了莲花洋上“贡艘浮云”,短姑道头“香船蔽日”及“山当曲处皆藏寺,路欲穷时又遇僧”的景象,现存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大乘、梅福、杨枝、紫竹林、隐秀庵等三十多禅院。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是三大朝山节,香客云集,梵音如潮。与普陀山有关的诗文《宿化城寺阁》宋代王安石白云如驱羊,满谷不可量。散作兜罗锦,中藏宝月光。山窗夜闲静,时闻叶鸣廊。僧房杳清寐,佛炉篆余香。吟猿递空壁,宿鸟惊飞霜。起坐四面顾,芙蓉蔚苍苍。人生始得饱,岂必二顷粮。金地*粒米,当味斋厨香。《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唐代李白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四川峨眉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胜为峨眉一大特色。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为普贤菩萨的道场,主要崇奉普贤大士,有寺庙约26座,重要的有八大寺庙。与峨眉山有关的诗文《峨眉山月歌唐》唐代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安徽九华山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年间(~)改名九华山。方圆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米。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九峰最为雄伟。十王峰最高,海拔米。九华山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现存寺庙78座,佛像余尊。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收藏文物达千余件。与九华山有关的诗文《经九华山费征君故居》唐代张乔草堂芜没后,来往问樵翁。断石荒林外,孤坟晚照中。数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烟壁曾行处,青云路不通。五岳归来不看山,*山归来不看岳。*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他兼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衡山之烟云,庐山之飞瀑,雁荡之怪石和峨嵋之清秀,是中国特点最多的名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山四绝。与*山有关的诗文《送李亿东归》唐代周贺*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唐代王维渭水自萦秦塞曲,*山旧绕汉宫斜。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2、庐山与庐山有关的诗文《望庐山五老峰》唐代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望庐山瀑布(其一)》唐代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晚泊浔阳望庐山》唐代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庐山独夜》唐代元稹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3、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这是大诗人李白赞美峨眉山的诗句,至今仍然脍炙人口。峨眉山千姿百态,东部低山,势若锦屏;中部群峰耸峙,如笋如莲;西部山势巍峨,雄伟壮观。所以人人都说峨眉一山而具五美: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带来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峨眉山还是中国一个佛教圣地。主要有报国寺、伏虎寺、仙峰寺、洪椿寺等古刹。报国寺建筑宏伟、气势轩昂;万年寺里的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伏虎寺周楠木参天,浓荫蔽日……诸多名山,唯有峨眉山的猴子自成一景。与峨眉山有关的诗句《登峨眉山》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息。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三、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与泰山有关的诗文《游泰山》唐代李白笑我晚学仙,蹉跎凋朱颜。踌躇忽不见,浩荡难追攀。《再书王母池》唐代吕洞宾昔年留字识曾来,事满华夷遍九垓。无赖蚊虬知我字,故留踪迹不沉埋。《望岳》唐代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衡山有关的诗文《登山有作》年代作者宋朱熹晚风云散碧千寻,落日冲飚霜气深。霁色登临寒月夜,行藏只此验天心。《寄赠衡州杨使君》唐代李益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与华山有关的诗文《华山题王母祠》唐代李商隐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竹莫栽桑。《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唐代白居易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冷白石枕,疏凉*葛衣。开衿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旅次华州,赠袁右丞》唐代白居易渭水绿溶溶,华山青崇崇。山水一何丽,君子在其中。才与世会合,物随诚感通。德星降人福,时雨助岁功。化行人无讼,囹圄千日空。*顺气亦和,黍稷三年丰。客自帝城来,驱马出关东。爱此一郡人,如见太古风。方今天子心,忧人正忡忡。安得天下守,尽得如袁公。与恒山有关的诗文《赋秋鸿进刘衡州》宋代梅尧臣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对。往春南方来,遂止天泉池。天泉水清此,鸳鸯日追随。蒲藻岂不乐,江湖信所宜。今朝风色便,暂向衡阳归。洞庭蓬叶下,潇湘先客飞。渚有兰杜美,心无稻粱畀。罾缴勿尔念,鹰隼宁尔规。烟波千万里,足以资盘嬉。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岐。《寄赠衡州杨使君》唐代李益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5、中岳嵩山,屹立于河南省豫东平原西隅。有三个高峰,其最高峰米。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于此。《史记》中记载:“昔三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唐武则天(公元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自北宋以下,俱称中岳嵩山至今。岂知巢许窟,多屗济时人。《游少林寺》唐/沈佺期长歌游宝地,徙倚对珠林。雁塔风霜古,龙池岁月深。绀园澄夕霁,碧殿下秋阴。归路烟霞晚,山蝉处处吟。四、五湖洞庭湖,在古代曾被称为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三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平方千米,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湖外有湖,湖中有山,风景迤逦,景色优美。与洞庭湖有关的诗文《游洞庭》唐代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跨南昌、鄱阳、九江等市县,汇集赣江、抚河等水经湖口注入长江。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鄱阳湖景色十分优美,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诗意的草。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与鄱阳湖有关的诗文《泛鄱阳湖》唐代韦庄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迸鲤似棱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春过鄱阳湖》唐代贯休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移饶州别周使君》唐代徐铉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舟次西径》宋代杨万里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太湖是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今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全部水域在江苏省境内,湖水南部与浙江省相连。湖面形态如向西突出的新月,南岸为典型的圆弧形岸线,东北岸曲折多湾,湖岬、湖荡相间分布,湖泊面积.8平方公里,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与太湖有关的诗文《题太湖》明代杨基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掩雨龙归霄汉暝,网鱼船过水云腥。乘风欲往终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泛太湖》清代吴昌硕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洪泽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淮河下游、江苏省淮安市西北部,是未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部分的过水通道。湖面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渔业、特产品、禽畜产品的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之美誉,堪称镶嵌在苏北平原上一颗灿烂明珠。与洪泽湖有关的诗文《过洪泽湖》陈毅扁舟飞跃趁晴空,斜抹湖天夕阳红,夜渡浅沙惊宿鸟,晓行柳岸雪花骢.《游洪泽湖》佚名渡舟临淮外,来从湖上游。万顷碧波漾,千舸竞争游。泳龙东堆埂,飘菇珠山头。鱼儿跃纵横,螃蟹翻筋斗。莲叶接天碧,荷花迎日秀。芦苇青纱帐,湿地凫鹤投。夕阳铺水底,渔翁掉归舟。湖中倒高岗,牧童跨饮牛。翠岸浴晚霞,泊舫系伞柳。暮观天眼起,客心随湖幽。拂面清风爽,怡人芳香稠。渔火布星罗,天珠落汀洲。空中皎洁月,湖里映宇宙。银光波粼粼,水月荡悠悠。面景引诗兴,对月怀情柔。渔女忽放歌,悠扬到船楼。难喻绿绮音,疑似仙家奏。恍若脱凡尘,悦思开发后。运作重环保,壮丽更锦绣。游廊绕菏泽,高路通岸口。别墅水晶宫,华灯夜白昼。丽馆尝湖鲜,香榭品河沟。管理实高科,服员选豆蔻。天下诗文者,盛集纵笔讴。品牌响中外,美名喻全球。四海迎宾客,五洲接朋友。饱览一湖春,能消万古愁。王母恋此境,瑶池宁可丢。水母今若在,应予释禁囚。国民均富裕,和谐共享受。巢湖,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与淮河两大河流之间,属长江下游左岸水系,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基本形状如鸟巢状,故得名巢湖。其东西长54.5公里,南北宽21公里,水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为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沿岸为合肥市、巢湖市、庐江县所包围。巢湖风光秀美,景色怡人。湖光、奇花、温泉、溶洞被称之为“四绝”。与巢湖有关的诗文七绝清代李鸿章巢湖好比砚中波,手把孤山当墨磨。姥山塔如羊毫笔,够写青天八行书。第二节中国酒,酒中国五、中国酒文化在中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上古时期。《史记》中便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都以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的原始发明者到底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酒究竟源于何时,源于何方呢?虽然没有有形的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具有天才想象力的老百姓却把酒的发明归功于神,从而诞生了许多与酒有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1、酒星酿造说中国民间流传“酒星造酒”的传说,把酒星当作天神,说酒是天上的酒星酿造的。代窦革在《酒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意思是酿酒的起源与宇宙的生成有关。现代天文学家通过宇宙光谱分析发现,宇宙外层空间存在着酒精分子,这些酒精分子是如何生成的?这个至今仍是个谜。酒旗星是中国古天文学中用来确定某颗星的一个专用名词,酒星究竟在哪里?据《晋书·天文志》说,在“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食。”轩辕,我国古星名,共十七颗星。酒旗星就在它的东南方。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周记》一书中,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说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创造之一。古代诗文中也常提到“酒星”或“酒旗星”。如号称“酒仙”的大诗人李白《月下独酌S;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自称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的语句,反对曹操禁酒。此外,古人还有“仰酒旗之景曜”,“拟酒旗于元象”的诗句,都提到天上有管酿造的酒星。酒,是酒星之作,这是古人的一种想象,这是由于古代科学很不发达,人们以为人世间的一切,包括美酒都是天上的星宿主宰的,地上的一切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就产生了“酒星造酒”的神话。2、猿猴造酒说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对“猿酒”有不少的记载。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载:“*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溢死之。”《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也说:“粤西平乐(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关于“猿猴造酒”的记载,听起来近乎荒唐,其实倒很有科学道理。我们知道,当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后,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酒,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猿猴在捡到发酵的野果后,偶然地尝一尝,觉得别具风味,于是,从捡拾进而将野果采下来,放在“石洼中”,让它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发酵,而后再享用,是完全可能的,当然,猿猴的这种“造酒”,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带有酒味的野果”,与人类的“酿酒”,是有质的不同的。但不管怎么说,猿猴造的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可以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酒了。3、仪狄作酒说仪狄造酒说始载于《世本》。《世本》是秦汉间人辑录古代帝王公卿谱系的书,书中讲:“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认为仪狄是酒的始作人,后来又衍生出西汉人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魏二》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人许慎在撰《说文解字》“酒”条中,也记载了“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到三国时,蜀汉学者谯周著《古史考》也说“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将仪狄奉为酒的发明人。当然,很多学者并不相信“仪狄始作酒醪”的说法。在古籍中也有许多否定仪狄始作酒的记载,有的书认为神农时代就有酒了,也有说帝尧、帝舜时就有酒了,这神农、*帝、尧、舜都早于夏禹,可见仪狄始作酒是值得怀疑。最初的酒绝不是有意制造,而只能是无意中发现的,如前所述,是粮食和果品自然发酵形成的。粮食,水果在一定温度下滋生出酵母菌,就会变馊,到一程度,恰好就是酒味。晋朝人江统的《酒诰》中就指出了这个秘密,他说:“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事实上酿酒方法的创造发明,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完成。4、杜康造酒说“杜康造酒”,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特别得力于三国时代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而推广,诗中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这里,杜康已成为美酒的代名词了,人们都因此把杜康当作了酿酒的祖师爷。杜康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自古到今扑朔迷离。《说文解字》中说,“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五代君主。宋代窦革认为,杜这个姓,是周朝才有的。周武王灭纣建周后,把商代豕韦氏封于杜(今西安市东南),其后裔在周宣王时做官,称杜伯,为周宣王所杀,子孙逃至晋国,才以封地杜为姓。因此,如果有杜康这样一个人,应该是春秋时代人,最早不会在周朝以前。可见杜康出世太晚,不可能是酒的始作人。但是,有一点却值得注意,《说文解字》“帚”条文中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明确提到杜康是“秫酒”的初作者。这个说法,很可能比较符合实际。我国最早的粮食栽培作物是黍、稷、粟、稻,后来才有高粱。杜康很可能是周秦间一位著名的酿酒大师,凭着他对高梁的认识,开始用它的种子酿酒,留下的高粱秸则制成箕、帚等工具。由于高梁是极好的酿酒原料,酿出的酒味道不同凡响,格外美好,杜康之名也因之鹊起。宋代《酒谱》的作者窦革也是这样推论的。酒的分类于酒具1、分类;我国照品饮文化将酒分为果酒、*酒、白酒、药补酒四类。“酒龄万岁”说,所指的是果酒。果酒的年龄其实不止万岁,原始人过着采摘、渔猎的生活,采摘的野果要设法储存,在储存的过程中,水果自然发酵,果酒也就问世了。在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遗存中,已发现有储酒的器具,有“具”也就有“据”。酒龄万岁之说也就由此立论。果酒是以各种富含糖分的水果,如葡萄、梨、桔、荔枝、甘蔗、山楂、杨梅等为原料,采用发酵酿制法制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果酒的历史在人类酿酒史中最为悠久,史籍中就记录着“猿猴酿酒”的传说,但那只是依靠自然发酵形成的果酒;而我国人工发酵酿制果酒的历史则要晚得多,一般认为是在汉代葡萄从西域传入后才出现的。汉武帝通西域后,葡萄开始在内地种植,东汉时葡萄酿制之酒已有之,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恰似葡萄初酦醅”(李白)句。可见唐时诗人和葡萄酒已是缘份甚深。马端林所著《文献通考》、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的《农*全书》中均有葡萄酒的记载。唐宋时期葡萄酿酒在我国已比较通行,此外还出现了椰子酒、*柑酒、桔酒、枣酒、梨酒、石榴酒和蜜酒等品种,但其发展都未能像*酒、白酒和配制酒那样在世界酿酒史上独树一帜、形成传统的风格。直到清末西方葡萄酒传入后,张士弼先生创张裕葡萄酒公司,标志着我国果酒类规模化生产的开始。*酒是中华民族的特产,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酒,其起源与我国谷物酿酒的起源相始终,龙山文化时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开始使用谷物作为酿酒的原料。它是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压榨而成的低度原汁酒,酒精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二至十八之间。因多数品种均呈*色或*中微红色,故名*酒。自古以来最为著名的*酒即“绍兴*酒”,又名“绍兴酒”。*酒以其储存时间越长,其味越感醇厚芳香甘甜,故有“老酒”之称。“李白斗酒诗百篇”所饮之酒,就是*酒之类。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中国白酒,其制造工艺远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复杂,原料也是各种各样,特点各有风格,特殊的风味则更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白酒的酿造发展至今,生产出的白酒酒色晶莹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兼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本草纲目》认为蒸馏酒元时始有之,但此说已被考古成果所推翻。年河北青龙县出土了宋代的蒸馏器,该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蒸馏制酒器,可见蒸馏酒至迟在宋代已有之。经过蒸馏工艺后酒的度数大大提高了,可以燃烧,故称之为烧酒。唐诗中有“烧酒初开琥珀光”(白居易);“自到成都烧酒熟”(陶雍)等句。直至上个世纪中叶,烧酒、白酒均是蒸馏酒的称谓。烧酒在元代得到了推广,明时大兴,酿造之法《天工开物》中记之甚详。清代烧酒业发展得很快,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江苏洋河大曲、四川泸州老窖、安徽古井贡酒……皆于酒林中各树一帜,名闻遐迩。药酒、补酒大多是在酒中加入中草药,浸泡后不但色味俱佳,而且有祛病、健身的功效,实为酒中之佳品。从酒文化的角度来讲,这无疑大大丰富了“酒”的内涵。药酒、补酒之中不乏名酒,竹叶青、五加皮、菊花酒、国公酒……均久享盛名。2、酒具酒具原是指制酒、盛酒、饮酒的器具。近代大工业化制酒工艺产生后,酒具一般指盛酒和饮酒的器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具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具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具。酒具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反映着酒俗的演变,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原始的酒具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像贝壳、葫芦、动物的犄角等,在石器时代已有之。典籍上曾记载,形容古代盛宴“觥筹交错”的觥,最先即是用兽角制的原始盛酒器。尔后利用坚硬的瓜果外壳制饮具,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用葫芦的外壳制成的酒瓢,这是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原始饮具。从文字学角度切入,觚、觥、觯、觞等酒具均有个“角”字,瓠、瓢、觚等酒具均有个“瓜”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了正式的酒具。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酒具是陶制酒具。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发掘了众多的形制不同的陶土烧制的酒具。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陶质酒器有件之多,占出土器物的26.4%。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占有重要的位置。至商代时,由于酿酒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已能用各种粮食制出不同品种的酒来,加之青铜文化相对发达,祭祀盛行,青铜酒具应运而生。而且生产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纹饰之美,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有的,成为奴隶主阶级举行祭祀宴饮的“礼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了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长勺氏”、“尾勺氏”等专门以制作酒具为业的氏族。酒具的种类也发展到盛酒、温酒、饮酒、贮酒等各种类别。这些酒具形制端庄厚重,式样沉雄敦实,古朴美观。器身多以“饕餮纹”、“夔龙纹”、“鸟兽纹”、“蝉纹”装饰,造型神秘狞厉,显示出奴隶主贵族的尊严和不可侵犯。其中模拟自然界动物的立体形状造成的酒具,又表现出奴隶主阶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渴盼,以及祈求神灵凶物保护的心情,如虎形酒具、羊形酒具、牛形酒具、象形酒具、鸮形酒具等。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青铜酒具逐步向古朴、鲜明的漆器酒具发展过渡,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各式酒具。至汉代时,漆制的酒具已十分精致。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放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隋唐时代,随着瓷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瓷制酒具逐步取代了其他质地的酒具,成为最普及、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饮酒器具。瓷器与陶器、漆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了陶器、漆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开始使用桌子,饮酒不再“坐床”而是“就桌”,因而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人喜欢将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宋代与唐代相比酒具均变得更加小巧。小盅、小盏、小瓯雅致玲珑,这种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唐人狂狷喜豪饮,宋人内敛爱小啜;其次是宋代烧酒含酒精度更高了,小酌、小啜即可入酩酊之乡。宋代制瓷业空前繁荣,南方如冰似玉的“青瓷”、北方如霜似雪的“白瓷”竞相辉映,出现了大量色泽温润、绚丽、晶莹如玉的瓷制酒器。宋以后不但瓷的发展业已定型,酒亦发展成烧酒独尊,故酒具的形制成稳定之势。明清时,瓷制酒具更是精彩纷呈,工艺水平日臻完美。尤其是青花瓷酒具绘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使饮酒者在传杯换盏之际,同时也得到文化的熏陶和美的享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具,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具。金、银、锡所制成的酒具古已有之,明时又出现了景泰蓝酒具,玉制酒具的历史更为悠久,可上溯到汉代甚至石器时代。由于玉质珍稀昂贵,只为上层有权阶级所拥有。唐代的夜光杯,用祁连山老玉雕琢而成。玉酒具做工精细,式样美观,有墨绿、鹅*、羊脂白等不同颜色,色泽温润绚丽,花纹天然,光亮透明。元代的盛酒具玉瓮,用整块巨大的杂色墨玉雕成,周长5米,瓮体四周雕有出没于波涛之中的海龙、海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玉瓮重千克,可盛酒30石,是中国最大的玉酒具。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拓疆,就用它来盛酒庆功,赏赐战将。清代的饮酒具九龙杯,杯中雕有盘曲的蛟龙,九尾缠结,杯底有小孔与九尾相通,注酒入杯,九尾也满盛酒液,注酒过量,酒液自然下泻。这一奇妙的设计,既起到节饮的作用,又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精神,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但这些酒器在酒文化中影响不大,只可显示身份地位、富有程度,使用价值也不高。古代不同形制的酒器简介:杯:饮酒具。状似舟,但为弧形耳,俗称“耳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曾出土了成套精致的漆耳杯。本身刻有“君幸酒”、“君兴食”的铭文,说明耳杯当时不仅作饮具,还作为盛放食物的盛具来使用。至我国南北朝时,耳杯逐渐被碗、钵等取代。壶:盛酒具。原始的酒壶用陶土烧制,并仿葫芦状形制制成。商代的酒壶为扁圆形,带贯耳(管状耳)和圈足。周代壶多为圆形、长颈、大腹,并有壶盖。壶身两侧有兽头辅首衔环耳。春秋时酒壶有扁圆或方形壶。壶盖上有莲花瓣状的饰纹,圈足下雕有伏兽。战国时的酒壶又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等多种。汉代时又称壶为“钫”、“钟”等。樽:古代盛酒器。其形状有的似鼎,但身下三足较矮,并在腹部有双环,这种器物的铭文都称“酒樽”。另外,还有一种圆筒形带盖,底部有三个短足形状的樽,形似古代的“奁”,但其铭文书“温酒樽”。从中可看出樽还可作为温酒器具。约至唐代晚期,樽作为酒具逐渐被替代。角:古代酒器中的盛酒和温酒器。由青铜材料制成,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出现于商代和西周初。《礼记·礼器》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宋代尚有沿用。《东京梦华录》载:“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平角酒,八十文一角。”《水浒传》第三回也有:“鲁达先打四角酒”,“吃了两角酒”的描述。勺:古代盛酒器中舀酒的器具。由青铜制成,形如有曲柄的小斗。《仪礼·乡射礼》载:“两壶斯禁,左玄酒,皆加勺。”《觥记注》载:“勺者,挹酒之器,容一升,与杓同。”觥:古代斟酒器。青铜制,器腹椭圆,有流及鋬,底有圈足,有兽头形器盖,也有整器作兽形的,并附小勺;盛行于商代、周初。羽觞:又称“耳杯”,古代饮酒具。因其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半月形耳,状似鸟之双翼,故名。盛行于东汉两晋时期。东汉时有绿釉陶羽觞,两晋时使用较多、较为著名的为青瓷羽觞。区:盛酒器。圆口、扁圆形腹、方形圈足的壶形盛器。器物铭文上篆刻“区”字,俗称“扁壶”。卮:饮酒具。圆筒状带把手和盖,有三个小足,状如有把手的杯子。舟:饮酒具。椭圆形,平底,腹部两侧各有一环形耳。因其状如小船而称其为“舟”。至战国后期时,舟逐渐由杯取而代之。缶:盛酒具。圆身,大腹,有盖,腹部装有四个圆形,状似壶。3、酒礼与酒俗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自三代以来,礼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规范。古代的礼渗透到*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酒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这就产生了酒行为的礼节—酒礼,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这里所说的“礼”,即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等。中国古代文化史专家柳诒征先生认为:“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我国自古有“酒以成礼”之说。史前时代,酒产量极少,又难以掌握技术,先民平时不得饮酒。只有当崇拜祭祀的重大观庆典礼之时,才可依一定规矩分饮。饮必先献于*神。饮酒,同神*相接,同重大热列、庄严神秘的祭祀庆典相连,成为“礼”的一部分,是“礼”的演示的重要程序,是“礼”得以成立的重要依据和“礼”完成的重要手段。到了西周,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申禁止“群饮”、“崇饮”,违者处以死刑。周公曾严厉告诫臣属“饮惟祀,德将无醉”。只有祭祀时才可以喝酒,而且绝不允许喝醉。酒,在先民看来,与祭祀活动本身一样,都具有极其神秘庄严的性格。酿酒只是为了用于祭祀,表示下民对上天的感激与崇敬。若违背了这一宗旨,下民乍行饮用起来,即成莫大罪过。个人如此则丧乱行德,邦国如此则败乱绝祀。这就是“酒为祭不主饮”的道理。而后,由于*治的分散,权力的下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关于酒的观念和风气也发生很大改变,约束和恐惧都极大地松弛淡化了。即使最初严格规定“饮惟祀”,那“祀”所礼拜的便是天、地、*、(祖先)、神。而这种酒祀,在三代以后虽然仍保留在礼拜*神的祭典中,可非祀的饮酒却大量存在了。秦汉以后,随着礼乐文化的确立与巩固,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戒》、《酒警》、《酒觞》、《酒诰》、《酒箴》、《酒德》、《酒*》之类的文章比比皆是,完全把酒纳入了秩序礼仪的范畴。为了保证酒礼的执行,历代都设有酒官。周有酒正、汉有酒士、晋有酒丞、齐有酒吏、梁有酒库丞、隋有良酝署,唐宋因之。中国古代是个“礼治社会”,“以礼治天下”。其中强调的是礼仪、等级,尊卑、长幼之序,天地至尊,祖先至长。君乃国之主,父为家之主。礼序之道体现在饮酒之道中,君先饮,臣后饮,君臣可共饮而不可对饮,父子亦然。溯其因,饮酒之始时,生产力低下只能如此。在铁制工具的冲击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酒之为序、为仪也产生了许多变化,总的趋势是发展为“俗”。酒由礼序、礼仪发展成礼俗,说明酒已能为世人所共享。序、仪成俗的过程中,无疑是对序、仪的扬弃过程,能成俗者与时俱进,与世俱新。经过数千年的筛选,酒礼已融入年节、时令之中,并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农耕民族的节日均和时令有一定联系,不论节日还是时令,大多离不开酒。丰收后有余粮才能酿酒,有酒喝也就意味着丰衣足食,国泰民安。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在春节众多的习俗中,饮酒是非常重要的。腊月二十三有“过小年”之说,要举行祭灶活动。三十晚上要祭祖。这两项祭祀活动中都要在供案上置酒,然后行礼致祭。祭祖后吃“年夜饭”。席间要向长者敬酒,相互间也要举杯祝酒。春节饮酒,最初也是出自辟恶驱邪、祛病强身这个功利动因。根据中医典籍和风俗志书记载,春节饮用屠苏酒,“不病瘟疫”,饮椒花酒(椒柏酒),“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庚信的“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是春节酒俗内涵的精辟之言。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初唐之时已经有了元宵夜相聚宴饮的习俗。火树银花,宝马香车,再加上美酒佳肴,歌舞丝竹。在这张灯结彩的节日里,不仅市面上的各家酒肆里酒客云集,买卖兴旺,黎民百姓家也多设宴以庆佳节。清明节与酒的关系也很密切。古人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清明扫墓时要举行祭祀,在坟前酹酒致奠。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有饮菖蒲酒、雄*酒的习俗。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月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多少诗人既嗜酒如命,又以月为*。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之时要饮菊花酒。与酒相关的诗文《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新丰主人》唐代储光羲新丰主人新酒熟,旧客还归旧堂宿。满酌香含北砌花,盈尊色泛南轩竹。云散天高秋月明,东家少女解秦筝。醉来忘却巴陵道,梦中疑是洛阳城。《凉州词》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少年行》唐代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客中行》唐代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第三节喻咏花木六、梅兰竹菊四君子梅:清---人与梅花一样清兰:隐——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竹:雅——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菊:淡——心素如简,人淡如菊梅“梅花香自苦寒来”它也是“岁寒三友”之一,一些奋发图强、在逆境中获得成功的人可以比喻成梅花,比如凿壁偷光的匡横——匡衡小时候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夜以继日的发愤图强终于让匡衡这朵苦寒中的梅花得到了绽放,成了大学问家。与梅花有关的诗文其一其二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薄瞑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其三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籍倩谁收。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其四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春温。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在三更挂月村。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其五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其六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云暖空山裁玉遍,月寒深浦泣珠频。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其七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廉外钟来月初上,灯前角断忽霜飞。行人水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其八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其九断*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兰兰花被寄拖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宋人郑思肖在南宋灭亡之后,隐居吴中(今苏州),为表示自己不忘故国,坐卧都朝南方。常画露根兰,笔墨纯净,枝叶萧疏,兰花的根茎园艺,不着泥土,隐喻大好河山为异族践踏,表现自己不愿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在兰花孤芳自赏的贞洁幽美之中,认同自己的一份精神品性。与兰花有关的诗文《折枝兰》清郑板桥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山顶妙香》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深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闲,来不相知去不留。《高山幽兰》清郑板桥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题画兰》清郑板桥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竹竹,代表了正直、虚心、有节。文天祥——屈服在统治者之下,为了金钱利益叛国离家的人在历史上数不尽数,但是像文天祥这样,任你威逼利诱,任我主上昏庸,但是我绝对要保持我正直不屈的气节,不背叛国家的“竹”实在太少了,正如他所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竹有关的诗文《竹里馆》唐代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严郑公宅同咏竹》唐代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巽公院五咏苦竹桥》宋代柳宗元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菊“菊,花之隐逸者也。”具有菊花品质的人一般飘逸脱俗,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陶渊明喜欢菊花是出了名的,他的人格也和菊花表现的内涵一样,当他决定不再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之时,陶渊明毅然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与菊花有关的诗文《菊》唐代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⑴。陶令篱边色⑵,罗含宅里香⑶。几时禁重露⑷,实是怯残阳⑸。愿泛金鹦鹉⑹,升君白玉堂⑺。[1]七、柳、松、荷、桃、百两金柳与柳有关的诗文《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柳》唐代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松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可贵的是精神世界里的无穷价值。每当想到它的时候,一种豪迈壮烈之感不禁油然而生。松树是植物王国的寿星,有“百木之长”之誉。而松文化,是人们在育松、赏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源远流长,内涵宏富,值得一表。松成长缓慢,破士之初,难免于雪压风欺,给人以才子不遇、英雄落难的联想。唐人杜荀鹤《小松》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隆冬季节,万木凋敝,惟松柏仍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尤其是雪花纷飞之时,劲松身着白袍,临风傲立,象征着坚忍不拔、不改其志的大雅君子。唐代大诗人李白《赠韦侍御*裳》云:“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冰凌霜欺,松不改其姿,象征着不屈不挠。真情象征松树坚韧、顽强,往往象征着忠贞的友谊与爱情。南朝乐府民歌《冬歌》唱道:“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果树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爱松,据《东坡杂记》,“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当结发妻子王弗病逝后,东坡在其坟茔四周亲手植松苗万株。经寒历暑,沐雨栉风,万株幼苗长成了常青之树,岁岁年年,生生世世,伴随在爱妻身旁。松枝舒展,彬彬桓桓,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恭迎四方宾客。而最著名的是*山迎客松,已成为国人向世界敞开心扉、友朋遍天下的形象标志。长寿标志松龄长久,经冬不凋,所以被视为仙物,用以祝寿考、喻长生。这种象征意义为道家所接受,后成为道教长生不老的重要原型。在道教神话中,松往往是不死的象征,道士服食松叶、松根,以期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同时,松时常与鹤为伍。在古人心目中,鹤是出世之物,高洁清雅,有飘然仙气。而仙物自然长生不死,所以将两仙物合而为一,寓意高洁长寿,松鹤延年,也就顺理成章了。综上所述,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可贵的是精神世界里的无穷价值。每当想到它的时候,一种豪迈壮烈之感不禁油然而生。与松有关的诗文《栽松二首》唐白居易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松树》唐白居易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庭松》唐白居易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接以青瓦屋,承之白沙台.朝昏有风月,燥湿无尘泥.疏韵秋槭槭,凉阴夏凄凄.春深微雨夕,满叶珠蓑蓑.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去年买此宅,多为人所咳.一家二十口,移转就松来.移来有何得,但得烦襟开.即此是益友,岂必交贤才?顾我犹俗士,冠带走尘埃.未称为松主,时时一愧怀.《松》唐成彦雄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古松感兴》唐皇甫松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南轩松》唐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荷花清廉。荷花即青莲,青莲与“清廉”谐音,因此荷花也被用以比喻为官清正,不与人同流合污,这主要是指在仕途中。比如,有一幅由青莲和白鹭组成的名为“一路清廉”的图画,就被很多文人置于自己的书房中。还有就是友谊。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由此可以看出荷花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纯洁友情。与荷花有关的诗文《折荷有赠》唐代李白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惆怅凉风前。《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采莲曲二首》其一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其二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桃花桃花象征着春天。桃花,开于早春,自古以来就是春天来了的象征。“桃红容若玉,定似昔人迷”,作为春天和美好的代名词,桃花无愧人们的厚爱。吴融在《桃花》诗中曰“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王维留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而崔护在《题城南庄》中,也将桃花与春天联系在一起,有“桃花依旧笑春风”之说。此外,桃花还象征着爱情。花语及代表意义为爱情的俘虏。在古中国,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两个字。古人占卜时常说桃花运,就是指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而古代诗人也常常把桃花与爱情结合在一起与桃花有关的诗文《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大林寺桃花》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绝句漫兴》唐代杜甫癫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题百叶桃花》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唐代杜甫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泛舟观桃花》宋代陆游《忆秋浦桃花旧游》唐代李白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牡丹牡丹花开之时繁花似锦、绚丽灿烂,其美丽花姿让人为之倾倒,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代表全国人民对明天的美丽憧憬和美好愿景,寓意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人们对于牡丹的喜爱,还让牡丹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秀品格的象征,也成为美的化身,有纯洁与爱情的象征意义。牡丹是国画花卉中经常描绘的题材,历代诗人画家有着无数赞美牡丹的诗句和画作,意义不仅在于牡丹美丽的外表还在于寄托诗人、画家的美好情感。牡丹高贵的气质,以及姹紫嫣红的花色在历代的绘画作品中都是给人富贵祥和之感,画中的牡丹花与其它花鸟或是山石的组合,有着与富贵结合在一起的不同寓意,同时也成为现在家居或一些公共场所装饰的艺术品之一。“富贵长春”牡丹花与月季画在一起,因月季叫长春花,因此有富贵绵延的寓意。“满堂富贵”牡丹和海棠画在一起,寓意富贵吉祥。“四季富贵”牡丹与水仙、荷花、菊花、梅花等画在一起,有一年四季富贵吉祥的意义。“神仙富贵”牡丹与水仙画在一起,寓意神佑富贵、吉祥幸福。与牡丹有关的诗句《牡丹诗》唐代李正封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牡丹》唐代李商隐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第四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鞭牛迎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到正月十五,再次形成高潮。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与春节有关的诗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相传,汉文帝(前-前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2.元宵节“送花灯”“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8.元宵节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与元宵节有关的诗文《正月十五夜》唐代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上元夜》唐代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十五夜观灯》唐代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正月十五夜灯》唐代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诗曰》唐代李商隐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诗曰》宋代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诗曰》宋代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习俗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这样以便考上好的学校。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插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水,饮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钟馗捉*,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一大一小,小*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点雄*酒,雄*也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所以在端午节时,陕西人会将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吃五*饼,画五*图五*指的是蟾蜍,蛇,蜈蚣,蝎子,壁虎。人们在这一天把饼上印上五种*虫,当天吃下去,可以避开这几种*虫所带来的瘟疫。五*图是为了让虫子们看见后会看见有同类后直接走开,不会在靠近这一家。与端午节有关的诗文《端午日赐衣》唐代杜甫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屈原塔》宋代苏轼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和端午》宋代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竞渡曲》唐代刘禹锡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年中华民国*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禁火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折荡秋千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踏青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关于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种传说。最古老的传说,是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再晚点的传说与介子推有关。据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更晚点的传说是唐太宗给大臣柳圈,以示赐福驱疫。扫墓“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插柳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戴柳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者,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提到,清明时节“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巢起义时规定,还曾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射柳这也是一项时尚高雅的活动。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即是被射的目标。大多是青年男子,骑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是考验骑射真功夫的一项运动。斗鸡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蹴鞠与清明节有关的诗文《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代宋之问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代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门即事》唐代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宋代*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宋代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寒食上冢》宋代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中秋节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节日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如今广西广东的不少地区,在中秋夜布置灯会,扎制用电灯照亮的大型现代灯彩,还有用塑料制成的各式新型花灯供儿童玩,但却少了一份旧时灯彩的纯朴之美。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鄂伦春人祭月时在露天空地放上一盆清水,摆上祭品,然后跪在盆前,向月叩拜;土族人用盆盛清水,将月亮的倒影受到清水盆中,然后,人们不停地用小石子打盆中的月亮,俗称“打月亮”。阿细族“跳月”。阿细人过中秋的传统习惯是“跳月”。中秋之夜,从各个村塞聚集到山村中的开阔地,披纱的姑娘跳起来了,肩负大三弦的小伙子跳起来了。然而,尤为撩人的还是那种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利为之动情动容。湖南侗乡的中秋之夜,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偷月亮菜”风俗。相传古时候,中秋晚上,月宫里的仙女要降临下界,她们把甘露洒遍人间。仙女的甘露是无私的,因此,人们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洒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取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而不会被人看成是“偷盗”。她们还要有意地高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来,她们这是借助月宫仙女传递红线呢。如果能摘到一个并蒂的瓜果,这表示她们能有幸福的爱情。因此,成双生长的豆角便成了她们采摘的对象。嫂子们这夜也同样到别家园圃里去“偷月亮菜”,不过,她们希望能采到一个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鲜青翠的毛豆,因为,这象征着小孩的肥壮,毛头的健康(毛豆的谐音,指小孩)。小伙子们也有“偷月亮菜”的习俗,因为他们也希望月宫仙女赐给他们幸福。不过,他们只能在野地里煮了吃,不能带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无限欢乐和神奇异彩。在湖南的衡阳“中秋晚,有送瓜”一事。凡席丰履原之家,娶妇数年不育者,则亲友举行送瓜,先数日,于菜园中窃冬瓜一个,须令园主不知,以彩色绘成面目,衣服裹于其上若人形。举年长命好者抱之,鸣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长者置冬瓜于床,以被覆之,门中念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受瓜者设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妇得瓜后,即剖食之。俗传此事最验云。在衡阳,凡是村里结了婚没有生育儿女的人家,只要人缘好,村里都会有人给他们送子。在湖南的其他地区,也有以瓜送子的习俗,与衡阳类似、中秋节晚上,趁主人赏月不在屋时,要好的邻居就秘密地为他送子。送子的人必须是已经有儿女的人。他们先选中村里最恶的一户人家的瓜园,从园中偷一只大冬瓜,在瓜上画娃娃的面目,再用一节五寸长的小竹管插入冬瓜腹内,顺着竹管往里灌水,直到灌满为止。送子人将冬瓜藏在主人的被窝中,等主人回房睡觉时用手拉被,冬瓜娃娃一动,水便顺着竹管流了出来,就像小孩尿床一样。而丢瓜的人家一早起来便骂,据说,骂得越凶,将来生的娃娃越健壮。如果第二年真的生了儿女,便要儿女拜送子的人干爹、干妈。旧时东莞有些妇女相信“月老为媒”,凡家中有成年男女而无意中人者,便于中秋夜晚三更时,在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相传中秋之夜,静沐月光,可使妇女怀孕。在一些地区,逢中秋月夜,有些久婚不孕的妇女便走出家门,沐浴月光,希望早生贵子,谓之“照月”。与中秋节有关的诗文《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下独酌》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八月十五夜月》唐代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望月怀远》唐代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秋宵月下有怀》唐代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十五夜望月》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八月十五夜玩月》唐代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嫦娥》唐代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霜月》唐代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中秋待月》唐代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月夜》唐代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第五节古老的节日,七夕的传说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的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随着时间演变,七夕现已成为中国情人节。民间习俗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晒书晒衣据载,司马懿当年因位高权重,颇受曹操的猜忌,有鉴于当时*治的黑暗,为求自保,他边装疯病躲在家里。魏武帝仍然不大放心,就派了一个亲信令史暗中探查真相。时值七月七日,装疯的司马懿也在家中晒书。令史回去禀报魏武帝,魏武帝马上下令要司马懿回朝任职,否则即可收押。司马懿只乖乖的遵命回朝。另有一种人,在乱世中,以放浪形骸来表达中的郁闷。他们藐视礼法,反对时俗。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卷二十五说,七月七日人人晒书,只有郝隆跑到太阳底下去躺着,人家问他为什么,他回答:“我晒书”。这一方面是蔑视晒书的习俗,另一方面也是夸耀自己腹中的才学。晒肚皮也就是晒书。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由这几则小故事看来,就知道当时七夕晒书、晒衣的风俗有多盛了。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其实宋朝稍晚以后的磨喝乐,已不再是小土偶了,相反的,越作越精致。磨喝乐的大小、姿态不一,最大的高至三尺,与真的小孩于相上下。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拜织女“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拜魁星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若购买一斤巧果,其中还会有一对身披战甲,如门神的人偶,号称“果食将*”。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罪尤折为梭形面巧胚,入油炸至金*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可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称为“花瓜”。巧果及花瓜是最普通的七夕食品。而在历史上各朝代则另有不同的食俗。例如魏朝流行于七月七日设汤饼。唐朝的节日食品包括七月七日进斫饼,并订七月七日为晒书节,三省六部以下,各赐金若干,以备宴席之用,称为“晒书会”。七夕同时也是适宜配药的日子。据说一种以松柏为药材的秘方,这种神奇的药丸以七月七日的露水调配合成,服一丸可延长十年的寿命,服二丸可延二十年。此外,还有饵松实、服柏子、折荷叶等,均号称为长生不老的仙药。比较实用的药方有晒槐汁治痔,煎苦瓜治眼,摘瓜蒂治下痢等等不一而足。其功效如何,就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了。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一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晚上还会在打扫干净的庭院里,摆上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家中亲友围坐在一起。与七夕有关的诗文《七夕》唐代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宋代杨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七夕》清代吴绡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七夕》唐代李贺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第六节不可不知的重阳节节日起源其一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其二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民间习俗赏秋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登高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2]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饮菊花酒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有关重阳节的诗文《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第七节中国乐器文化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器乐艺术十分发达的国家。乐器按照各自使用的物质材料分为八种类别: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乐器分为四类:吹,拉,弹,唱。依器成组和传播在民间合奏用仪式独奏娱雅间器乐仪式的表演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奏,一是独奏。在中国传统生活中,器乐合奏大多数都用于民间习俗和信仰仪式活动中。独奏在封建时代多半是文人以古琴,琵琶,箫等自娱,或在民俗场合中由唢呐,管子,笛演奏者作即兴演出,与合奏相比,形式,品种都要少一些。这些造型特色各异的乐器,以它们美妙丰富的音律,合奏出悦耳动人的声音,十分强调感情的表达细微及复杂的感情变化,力求生动传达出人的情绪和意蕴,从而觉得别有神韵。他们不仅可以表达各种思想情感,心理活动,并且擅长表达各种人物和天、地、山.水的形态美,意境深邃高远。中国古代对於乐器历来讲求一个品字,即所谓乐品。什麽叫乐品呢?就是该乐器天生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当然,也包括它在音乐表现上的层次和品位。在欣赏乐器时能够感到演奏者的品德修养和思想境界。《史记》中说,乐有内辅正心和外异贵贱的功能。古琴与古琴有关的诗《船夜援琴》唐白居易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听弹古渌水》唐白居易闻君古渌水,使我心和平。欲识慢流意,为听疏泛声。西窗竹阴下,竟日有余清。《清夜琴兴》唐白居易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对琴待月》唐白居易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琵琶与琵琶有关的诗《琵琶》唐李峤朱弦闻岱谷,铄质本多端。半月分弦出,丛花拂面安。将*曾制曲,司马屡陪观。本是胡中乐,希君马上弹。《凉州词二首之一》唐孟浩然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从*行七首之一》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凉州词二首之一》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宫词》唐张籍*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宫帘外送樱桃。瑟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与瑟有关的诗《湘灵鼓瑟》宝瑟和琴韵,灵妃应乐章。依稀闻促柱,仿佛梦新妆。波外声初发,风前曲正长。凄清和万籁,断续绕三湘。转觉云山迥,空怀杜若芳。诚能传此意,雅奏在宫商。《拟乐府子夜四时歌四首》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燕子楼三首》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埋剑履歌尘散,红袖香销一十年。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笛笛子为竹制管伸,管身开有吹孔,膜孔,两个出气孔及六个按音孔。一律用横吹姿势演奏。与笛有关的诗《春夜洛城闻笛》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吹笛》唐杜甫吹笛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灯前往往大鱼出,听曲低昂如有求。《吹笛儿》唐李中见尔樽前吹一曲,令人重忆许云封。笙与笙有关的诗《闲游即事》郊野游行熟,村园次第过。蓦山寻浥涧,蹋水渡伊河。寒食青青草,春风瑟瑟波。逢人共杯酒,随马有笙歌。胜事经非少,芳辰过亦多。还须自知分,不老拟如何。《影灯夜二首》偃王灯塔古徐州,二十年来乐事休。此日将*心似海,四更身领万人游。十万*城百万灯,酥油香暖夜如烝。红妆满地烟光好,只恐笙歌引上升。《大庆堂赐宴元珰而有诗呈吴越王》非为亲贤展绮筵,恒常宁敢恣游盘。绿搓杨柳绵初软,红晕樱桃粉未干。谷鸟乍啼声似涩,甘霖方霁景犹寒。笙歌风紧人酣醉,却绕珍丛烂熳看。《缑山庙》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长沙陪裴大夫夜宴》东山夜宴酒成河,银烛荧煌照绮罗。四面雨声笼笑语,满堂香气泛笙歌。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金觞已半酡。共向柏台窥雅量,澄陂万顷见天和。《咏云》霭霭纷纷不可穷,戛笙歌处尽随龙。来依银汉一千里,归傍巫山十二峰。呈瑞每闻开丽色,避风仍见挂乔松。怜君翠染双蝉鬓,镜里朝朝近玉容。埙与埙有关的诗《奉酬湖州崔郎中见寄五韵》山阳昔相遇,灼灼晨葩鲜。同游翰墨场,和乐埙篪然。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风船。行当衰暮日,卧理淮海边。犹期谢病后,共乐桑榆年。《乐天寄洛下新诗,兼喜微之欲到,因以抒怀也》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奉送家兄归王屋山隐居二首》洛阳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云路将鸡犬,丹台有姓名。古来成道者,兄弟亦同行。春来山事好,归去亦逍遥。水净苔莎色,露香芝朮苗。登台吸瑞景,飞步翼神飙。愿荐埙篪曲,相将学玉箫。《寄和东川杨尚书慕巢兼寄西川继之二公近从弟》太华莲峰降岳灵,两川棠树接郊坰。*同兄弟人人乐,曲奏埙篪处处听。杨叶百穿荣会府,芝泥五色耀天庭。各抛笔砚夸旄钺,莫遣文星让将星。编钟与编钟有关的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宋刘克庄朝阳凤咮更谁同,回首啾啾笑候虫。洛下二龙闲马吕,建中两豸数邹龚。呼来伯雅聊排闷,叱去奴星莫送穷。华发未交衰飒甚,敢鸣破釜答编钟。《用强甫蒙仲韵十首》宋刘克庄绝无上足担簦至,仅有长须荷锸从。乍可沙边狎虫鸟,谁能池上送夔龙。入耆英社老能几,举力田科今不逢。翠管檀槽方迭奏,未应考击到编钟。《蜡梅四绝》宋杨冠卿枝上编钟万颗垂,凌寒傲视雪霜姿。从今疏影暗香句,不数西湖处士诗。第八节诗中有剑,剑中有诗中国传统文化中,剑文化也是古代习武之人的精粹,这一点在唐诗中得到集中而广泛的表现。剑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据记载:我国的剑文化起源于西周。春秋战国时代,子路见孔子时,曾拔剑起舞。《庄子·说剑》中描述: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楚汉争霸时,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寿毕,(项庄)曰:“君王与沛公饮,*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对越女试剑的描述: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三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曹丕自幼酷爱剑术,在《典论·自序》中记述:自己少年开始学剑,曾拜过不少名师,练就一手高超的剑术。由此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剑舞,经过历代相传,剑舞逐渐成熟,到了唐朝,诗人把这种特殊的文化形式用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唐朝前期*治开明,经济发达,他们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也推动了体育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公元年女皇武则天开创的武举制。武举,又称“武科”,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专为测试武艺人才而设置的科目,是我国古代教育体制中的一种考试形式。它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为练武之人打开了仕进之门,提高了武士的社会地位,确立了“文武兼备”、“文武双全”为录用、考评人才的标准,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武举制的创立提高了习武之人的积极性,对武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当时以及以后的体育运动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唐诗中,剑文化的表现有很多方式。1.用剑作为装饰品剑在古代很普遍,不仅因为它携带方便,还因为它是封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帝王将相贵族名士常常把剑当作一种华丽的装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己酉,*,带剑”,此处“*”是古代贵族子弟到二十岁时举行加冠仪式,表示成年;“带剑”也是表示成年的一种仪式,用佩剑显示威仪。周秦汉唐一直盛行佩剑之风,皇亲贵族以带剑来显示威仪,它是一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标志。诗句“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古诗十九首·陌上桑》)表明佩剑人的地位显赫。《隋书·礼仪志》载:一品官,玉具剑;二品官,金装剑;三品官,银装剑;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陪侍皇帝带象剑,带真剑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唐代大体沿袭隋朝,盛行佩剑。岑参在《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写道:“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生动具体的描绘了朝廷上佩剑的场面。此外还有“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杜牧);“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苏武庙》温庭筠);“临风脱佩剑,相劝静胡尘”(《酬崔法曹遗剑》戴叔伦)等等。2.舞剑器唐代前期社会稳定,*治开明,表演娱乐不断更新,连武术都被借鉴到舞蹈中。“舞剑器”就是唐代舞蹈与武术的代表作。在杜甫所写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中描述:“一舞剑器动四方”,“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要说明一下,杜甫在本首诗里写的“舞剑器”与他在《故武卫将*挽歌三首》“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中的“舞剑”有所不同。“舞剑器”应是当时女子以武术动作为主的一种舞蹈,应属剑术表演。这点也可从唐朝诗人司空图《剑器》“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装”中看出。而“舞剑”中的“剑”应是防身格斗的利器,相比之下“舞剑器”动作艺术化、形式化的程度较高一些。如诗句“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不仅明了公孙剑术的高超,又说出了当时唐王朝兴衰的历史以及朝廷的昏暗。杜甫写本诗距他亲眼观看公孙大娘的表演已隔五十年,期间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幸有她的徒弟李十二娘继承了“舞剑器”这种艺术形式。从诗句“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可以看出公孙大娘的“剑器”对观众的影响,不仅使著名书法家张旭的草书有所长进,而且表演时观者众多。3.赠将士送友人用含“剑”的诗句,歌颂将士唐朝首创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习武之风。宝剑在唐朝作为装饰品非常流行,但它依然是武器。诗人就用“剑”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歌颂将士。如:“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赠郭将*》)。在唐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裴旻将*剑舞,被誉为唐代三绝之一。颜真卿在《赠裴将*》诗中描述:“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描述了裴旻将*武艺高超,致使匈奴不敢侵犯。而在诗句“剑舞若游电,随风萦日回……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中可以看出裴将*剑术之精湛,胆识之过人,为国家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诗人王维也写诗句歌颂将*:“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唐朝首创武举制,开创了“以武入仕”的先河,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习武之风。宝剑在唐朝作为装饰品非常流行,但它依然是武器。诗人就用“剑”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歌颂将士。如:“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赠郭将*》)。在唐朝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裴旻将*剑舞,被誉为唐代三绝之一。颜真卿在《赠裴将*》诗中描述:“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描述了裴旻将*武艺高超,致使匈奴不敢侵犯。而在诗句“剑舞若游电,随风萦日回……入阵破骄虏,威名雄震雷”中可以看出裴将*剑术之精湛,胆识之过人,为国家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诗人王维也写诗句歌颂将*:“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赠裴旻将*》)。也许我们无法看到公孙大娘和裴将*不同风格的剑术表演,不知其虚实,但从李白的诗,张旭的字可以看出当时裴将*的剑术的确不同一般。诗人王维除了写诗歌颂裴旻将*,还写了关于爱国老将的诗,诗名《老将行》。诗中写到:“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须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位老将年轻时东征西战,成绩卓著,凭着手中的剑抵挡百万敌寇。本诗最后道出老将的爱国之心:“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国家面临危难时,他又拿起宝剑,保家卫国,即是对统治者的讽刺,又表现了以老将为代表的广大将士的爱国之心。此外李白、杜甫也写过类似的诗歌。“舞剑过人绝,鸣弓射兽能……横行沙漠外,神速至尽称”(《故武卫将*挽歌三首》,这是诗人在武将*去世后歌颂他的挽歌,记述了当年武将*剑术过人之处。李白在《司马将*歌》中写道:“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将*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歌颂了南征将领的威武精神以及从*壮士的昂扬斗志。以宝剑或含“剑”的诗送友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为国家也好,为自己也罢。相聚的同时也意味着分离。对于诗人来说,送别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写诗。唐朝送别的诗句很多,比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城曲》王维)等等。其中也有用宝剑相赠,以显情谊深厚的。陈子昂《送东莱王学士无竞》“宝剑千金买,生平未许人。怀君万里别,持赠送交亲……”。大诗人李白也不例外。“少年解长剑,投赠即分离……感激平生意,劳歌寄此辞”(《赠易秀才》);“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赠友人三首》);“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金……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陈情赠友人》);“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二首》);“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送张秀才谒高中丞》);“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济阴马少府臣》)等等。由此可见,唐代尚武之人喜欢剑,尤其是在动乱之时,剑在诗人笔下更突出了其主人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壮举,从而成为诗人歌颂英雄,表达友情,批判统治者的“工具”。4.借剑言志唐代大诗人李白不仅自身会剑术,更赋予剑深刻寓意。他自称:“十五学剑术”,李白为何如此酷爱剑呢?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特殊遭遇是密不可分的。李白才华横溢,杜甫给予很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但因其不容于权贵,在京三年就弃官飘荡。《行路难》是他离京之作:“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面对金樽美酒,诗人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片茫然。这是诗人愤激之辞,也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现实的绝望。《侠客行》是诗人以侠客手中的“剑”表达自己的寓意:“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概括了侠客武艺高超、不图名利、乐于助人、重诺守信的高尚人格。“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引入信陵君、朱亥和侯嬴的故事进一步歌颂侠客舍己为人、以身谢知己的高贵品德,抒发出仰慕豪侠的深情,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抱负。而在《结客少年场行》中,塑造了一个纵横江湖的少年形象。他“剑术”高强,但一直未能施展,借此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不满。白居易也以神剑示人,用剑来表达自己的内心,并赋予剑以*治使命。“金铁腾精火翻焰,踊跃求为镆铘剑。剑成未试十余年,有客持金买一观……客有心,剑无口,客代剑言告鸦九”(《鸦九剑》)。另一首《李都尉古剑》“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诗人以古剑象征刚正不阿的朝*大臣,希望他们尽职尽责,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韩愈《利剑》“利剑光耿耿,佩之使我无邪心……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决云中断开青天,噫!剑与我俱变化归*泉”。强调宝剑具有辟邪功能,给佩剑者一种灵*净化作用。第九节千年积淀的送别意象严羽《沦浪诗话·诗评》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而这些都和送别有关,也就是送别诗。送别诗是一种表达离情别绪的诗作,它包括送别、留别、赠别等内容。本文就以送别诗为例,分析其中的意象,进而探求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在送别诗中常见的意象如“长亭、短亭,阳关、古道,北梁、南浦,芳草、杨柳,明月、夕阳,青灯、美酒”等。这里我们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意象,结合诗歌来加以分析。1.杨柳杨柳,是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描写最多、也最情意缠绵的一个意象。柳谐音为“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诗经《小雅·采薇》篇描写的是战后幸存的征人,于归家途中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诗共六章,最后一章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四句,最为人所称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景中含情,以柔美可爱的杨柳,反衬出辞别家园的感伤之情。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称赞道:“‘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认为“杨柳依依”生动地表现了杨柳的婉软美好心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杨柳的依依之态和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和谐交融在一起,使“杨柳”这个意象开始注入了惜别之情的意蕴。杨柳跟离别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汉字中“柳”与“留”谐音相近,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隋代无名氏《送别》诗曰:“杨柳青青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何人归不归。”诗歌大多数仍然是抒发伤春惜别之情,而且常常与怀念征人之情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典型的如唐人王之涣《凉州词》曰:“*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人们不但见到“杨柳”会引起惜别之情,而且连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也会触动离愁。李白那首《春夜洛城闻笛》七绝写道:“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听折柳,何人不起胡园情。”折柳送客,至唐代此风最盛。当时都城长安东边的灞水两岸多柳,灞水之上的灞桥,是从长安东去洛阳等地的必经之路。唐代长安人送客,一般到灞桥折柳而别。唐诗人裴说《柳》诗曰:“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罗隐《柳》诗曰:“灞岸睛来送客频,相偎依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不定,争解垂丝半路人。”从这些诗中,我们还可以想见当年灞桥折柳送客的盛况。正因为灞桥有折柳而别的习俗,所以人们取江淹“黯然销*者,唯别而已矣”的意思,称灞桥为“销*桥”。宋词中的“杨柳”意象也十分丰富。其中有的是作为实物来歌咏春天风景或伤春惜春之情的。如晏殊《诉衷情》词中有句曰:“春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宋祁《木兰花》词中有句悦:“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但是,宋词中写到杨柳的,更多的还是承袭了唐诗和前人诗中“杨柳”意象的本意,柳永惜别名篇《雨霖铃》中有名句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九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另外,柳絮的飘浮不定,也常作为愁绪的象征。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时雨!北宋贺铸《青玉案》。送别诗中为什么多写杨柳,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表示依依惜别之情,二是表示殷勤挽留之意。除此之外,到了清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解释。清人褚人获在其《坚瓠广集》卷四中说道:“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折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地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希望行容不要为离别难过,不必执著地依恋故土;而要像柳之随地可活一样,走遍天涯,漂泊海角,都要随遇而安,无往而不适。这大概是清人的引申义,是后来人发挥的想象。2.长亭与南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有欢聚就有离别,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远行代步的或者是乘车(各种各样的车),或者是骑马(也包括其他善足的牲口)。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送别钱行之用,于是就有“十里长亭”这一说法。唐代诗人李白《菩萨蛮》词曰“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贮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一旦在诗歌中看到“长亭”“短亭”的意象,人们眼前便会浮现出在长亭古道、衰柳斜阳的背景上古人设宴钱行的情景,并油然而生“举手长老老,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依依惜别之情。近人有一首《送别》歌这样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霄别梦寒。”(李叔同词)南浦,代指送别地。在唐代诗人笔下则更为普遍,“南浦”在诗中俯拾即是。如盛唐诗人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州使我悲。为报故人憔悴尽,如今不似洛阳时。”中唐诗人白居易《南浦别》诗曰:“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清人王琦注中引曾益曰:“南浦,送别之地。”宋江代诗人柳永《倾杯》词中片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情知世上,难使皓月长圆,彩云镇聚。算人生、悲莫悲于轻别,最苦正欢娱,便分鸳侣。泪流琼脸,梨花一枝春带雨。”到了元明朝的诗词中,“南浦”的意象依然经常出现;比较典型的如清人沈树荣《送别》诗写道:“落叶枫林两岸秋,曾于南浦动离愁。只今一片江头月,不照归舟照去舟。”总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只要一见到“南浦”这个意象,就会像敲击了钢琴上某一个特殊的琴键上立即会发出一片特殊的声响一样,定会在脑海里唤起一片联想,一片有关离别情怀的联想。不管是亲人离别也好,龙人离别也好、恋人离别也好,总之联想起来的是一种令人黯然神伤的离别情绪。3.美酒除了长亭、南浦、杨柳这三个意象外,送别诗中写得非常多的一个意象就是美酒。元人杨载曰:“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杯,寓相勉之词以致意。”如果说我们中国古代送别诗中总是泛着酒光,飘着酒香、回荡着“对酒当歌”的高吟低唱,那是一点也不过份的。其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王维的那首《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还有《送别》诗曰:“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睡,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无论是不得意.还是离愁别绪,亦或是对酒当歌一醉方休,都借酒表达出了不忍之情、不舍之谊。“多情自古伤离别”,朋友将要分别,怎能少了酒这个最能传达情谊的东西呢?宋人范仲淹抒写离情的词《御街行》的下片曰:“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头,无计相回避。”朱敦儒描写别情的词《柳枝》曰:“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恨分离柳枝。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几时归柳枝?”著名词人李清照描写离情的词《醉花阴》的下片曰:“东篱把酒*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帘卷西风,人比*花瘦。”这些俯拾即是,不胜枚举。我国的酒文化十分丰富。古人以饮酒为一种人生乐趣,如唐诗人李白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朋友欢聚时一定要饮酒的,如王维的《少年行》(其一)诗曰:“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义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朋友离别时也是一定要饮酒的,举酒属客,频频劝饮;离别后则往往独自以酒遣杯,细细小酌。仿佛酒能寄酒、酒能消愁,其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因为“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不断地重复着“概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在离别时举杯痛饮,其实不仅是抒情、遣怀、解愁,更重要的是还饱含有深深的祝福之意,就像唐诗人高适所放歌的那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举杯祝福,祝福人生如意,前路一征光明。4.阳关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这里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今日的阳关,不再是王维笔下西出阳关无故人凄凉委婉的代名词,今天的阳关、已是柳绿花红、林茂粮丰、泉水清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汉代烽燧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依靠这座墩墩山,远近百里尽收眼底。墩墩台处在阳关的制高点,它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在山南面,有一片望不到头的大沙滩,被当地人称为古董滩。这里流沙茫茫,一道道错落起伏的沙丘从东到西自然排列成二十余座大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汉唐陶片、铁砖、瓦块、兵器、装饰品、陶片等古遗物,俯拾皆是。故当地人有进了古董滩,空手不回还之说。碑文长廊南湖和葡萄长廊丝绸之路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一般来阳关之前,并不知阳关和玉门关是什么关系,只是在唐诗中知道了这两个让人心驰神往的名字。一是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知道了阳关,另一是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知道了玉门关。《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纵观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特别是古代诗歌中的内涵丰富的意象运用十分丰富,它在充实我们的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思想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也会在提高民族文化互养,审美素质方面发挥出久远的影响。第十节有志诗人的心难-仕途多舛春秋战国时期旧秩序崩溃,新秩序诞生,士被社会变革推上了时代的大舞台,并从此与官结缘,以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价值的最高实现,由士而仕、投身宦海成为其规范的自我角色认同,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逐渐成为古代士人最初的心态。但宦海有不测风云,贬官士人代不乏人,成为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文化群体。贬官的遭遇,除了降职、贬逐前往荒远之地外,不少人还经历过囹圄之祸。因此他们的心态更为复杂,他们的诗赋作品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也更为丰富,似乎正为他们的进退出处、情感心态作了注释。统而观之,其人生大致演绎了从理想主义到幻想主义最后归于悲观主义的悲剧,其心态也经历了从希望到期望终归于绝望的过程。在上述过程中,这种仕途多舛之人的心态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许国忘身的参*意识和参*实践使得他们在内心深处对自身始终充满了历史使命感,这是贬官士人最突出的心态特征。孔子在《论语》中提醒读书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任重道远。就古典社会中士人所接触、打交道的世界而言,庙堂和草野两极是最基本的生活环境。人们常常笼而统之地称呼整个社会时,就叫“朝野”,即朝廷和草野。当宋代大儒范仲淹在讲到人生的境界时,他说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明代顾宪成也尝言:官辇毂,念头当在君父上;官封疆,念头当在百姓上;至于水间林下,三三两两,相与讲求性命,念头当在世道上。这表现了中国读书人在学识之外兼重或更重社会使命感的人生态度。如王禹偁因直言敢谏而屡屡得罪君王与执*大臣,曾三度遭贬谪,二次在太宗朝、一次在真宗朝。最后一次是咸平元年()贬知*州,故世称王*州。王禹偁特此作《三黜赋》以明志,表明态度说:“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在理想受挫后内心很容易就产生一种愤激的情绪。忠而被贬,贤而遭迁,许多贬官士人都是异常悲愤的。“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屈原《哀郢》)历史、现实与人事,纠结攀援着难以化释的艰苦、不幸与灾难,令人不平则鸣,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由不得已而后言之,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屈原放逐,乃作《离骚》;贾谊被贬,作《吊屈》、《鵩鸟》诸赋;陈子昂作《登幽州台歌》,韩愈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莫不是愤激之作也。江淹《恨赋》写道:“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泪起。血下沾襟;亦复含酸茹叹,销落烟沉”。仕途遭受挫折,对宦海浮沉、世态炎凉也得到了更深刻的认识,普遍地表现出对宦途的失望与无奈,时常流露一种避世的淡泊情思。许多士人曾遭到多次或者长期的贬谪,有的竟然死于贬所,如著名文人张说、李邕、王昌龄、刘长卿、韩愈、苏轼、王禹偁等被贬都在两次以上;刘禹锡长期被贬在外,自云“二十三年弃置身”,苏轼则大半生都是在贬所度过的,60多岁的时候还被贬儋州(今海南);上官仪、李峤、苏为导、宋之问、柳宗元、李德裕等更是在流贬地赉志而没的。贬官士人的*治悲剧更激发了他们对现实的认识,使得一些人对功名逐渐淡漠,一切淡然处之,在优游山水中追求一份心灵的恬静。与之相对应的如苏东坡在《前赤壁赋》、《后赤壁赋》中把归隐视为傲视独立的表现,把返归自然当作精神的慰藉和享受。贬官后的苏舜钦有沧浪亭,欧阳修有醉翁亭,苏轼有超然台,苏辙有喜雨亭,要情有所系也;白居易转向闲适诗,王维着意禅宗诗,陶渊明醉心田园诗,要心有所往也。始终怀有心有不甘的痛苦。杜甫《旅夜书怀》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一语中的道破了所有贬官士人的心声:文学上的成名并非他们的本愿,官场上的失意却是他们终其一生耿耿于怀的遗憾。仕途困顿,心动情发,借语言作为工具进行述怀,是一种缓解内心压抑的无奈选择。其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秉性和欲凭借缚鸡之力廓清乾坤的性情很难改变,不愿意放弃自己对于天下国家和世道人心的的关怀,就无法忘怀世道人心,痛苦便无可解脱。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抚枕不能寝,振衣独长想、叹人生,哀乐转相寻,今犹昔。就是在那些栏杆拍遍、拔剑击柱的壮怀激烈里,也莫不伴随着一种茫然而又无可奈何的长叹息。白居易中年以后放弃早期为民请愿的拾遗风采走上道家的退隐之路,内心也是充满着矛盾的痛苦和煎熬,因为兼济是他的真正理想,独善只是他的一个无可奈何的退路。与生俱来的忧愁、忧患、忧愤和悲哀在得不到官场肯定的孤独中更加彰显。自古士悲秋,由于读书多,考虑的问题多,士人心中的积虑也多。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悲士不遇赋》里,对士人虽有形而不彰,徒有能而不陈的遭遇颇多感慨。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进亦忧退亦忧。长期的贬谪生涯,封建专制的冷酷与世俗折磨,常常会软化乃至消蚀文人本有的刚正之气。使他们不得不卷藏起积极用世的抱负,或以文辞著作来舒展怀抱,或以自然山水来抒发忧思。以文章歌诗的著作为排遣者,如柳宗元有云: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宗元近欲务此。刘禹锡亦尝自叙云:及谪于沅、湘间,为江山风物之所荡,往往指事成歌诗,或读书有所感,辄立评议。穷愁著书,古儒者之大同,非高冠长剑者之比耳。仕途多舛的者的心理特征:委屈、愤懑、怀乡、隐逸等,表现为文学就多是英雄穷途末路的长哭,书生生不逢时的感喟,官宦贬谪流放的不平,名哲退居山水的寄托,情人望断归帆的伤痛,字里行间流露壮志难酬的惆怅,浪迹天涯的彷徨,想望而不得的苦闷,相思而难遇的忧伤。如范仲淹的碧云天,*叶地,秋色连波……如秦观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白居易闻琵琶女演奏琵琶,就触发了自己*治上的感慨而作《琵琶行》。纵使苏轼的大江东去,亦终落在人生如梦上,不过借酒浇愁,借壮语而抒悲酸,借豪放而达婉约。由于仕途中出者大多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郁悱积于中,哀怨形于外,故见诸文字,发为歌诗。士人怀有极强的用世之心,士之仕也,犹农之耕也,曲折艰辛的入仕经历和贬谪的遭遇加剧了他们心理的冲突,在时运不济、命运多舛的痛苦感慨中常流露出官场失意、功名事业未竟的失望、迷茫与悲愤。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范仲淹有《剔银灯》咏史,嘲笑三国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显然是在倾诉自己仕途一再遭受挫折的牢骚愤懑。贬官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面对的是艰苦的旅途、荒凉的一与,等待他们的是无法预测的未来,对此,三国吴因触怒孙权被贬到交州(今越南河内)的虞翻云:“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见《三国志》虞翻本传裴注),诗歌自然成为发泄内心痛苦愤懑的最好工具。贬官士人旅况的艰辛、漂泊天涯的苦楚必然表现到他们的作品中去,导致张籍《伤歌行》描写杨凭贬临贺尉的情形是:“*门诏下促收捕,京兆尹系御史府。出门无复部曲随,亲戚相逢不容语。辞成谪尉南海州,受命不得须臾留。身着青衫骑恶马,中门之外无送者。邮夫防吏急喧驱,往往惊堕马蹄下。”这是何等严苛酷烈、令人心惊动魄的一幕!士人的创作总是必然地受到生活积累和地位处境等主客观条件影响制约的。贬官文学不同于宫廷文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贬官士人不再是在宫廷中陪侍唱和的官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所说的迁客骚人,谁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杜甫弃官前在贬花州(即华州)途中也发出了翩翩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浩叹!是啊,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怎能不发出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我乡的感伤?试想落魄的士人醉酒和咏酒,借酒抒怀作不平之鸣,自有其心理的、精神的需要。饮酒于他们乃是壮志未酬的愤慨,心中无限哀愁的发泄。清醒时,致身通显的心理期待与冷酷的现实使他们更多的思索人生、命运、生死等问题,表现为贬官文学中的多梦现象:当升官梦伴着清官梦一起破灭的时候,他们感慨于南柯一梦,咀嚼着庄周蝴蝶梦,更多的人又做起了陶渊明的桃源梦。备受艰苦如屈原者唱世人皆醉吾独醒,屡受磨难如苏轼者浩然长叹人生如梦。仕途多舛者的文学作品依托的人文特征:大凡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总是先从民间生活的土壤中萌发嫩芽的。而贬谪的经历,是他们的生活下跌到民间,无案牍之劳形的贬官士人,渐次摆脱名利等各种杂念的影响,能够更为充分地驰骋自己的艺术想象,诗人的视野都比较开阔,多种题材都可以入诗,加上自身的文学素养,往往能够探索出新的文学样式。刘禹锡在贬谪中以《竹枝词》吟咏风俗获得巨大成功,遂使竹枝词成为后世文人吟咏风俗的专用体裁。更有苏轼创豪放词,元白开文人以词唱和的新风。仕途的失意加重了士人的感伤情绪,*治上的挫折玉成了他们的咏史怀古诗,那种对历史和人生深刻思索,睿智而又隽永,如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等。初踏贬途的仓皇、身陷文化“蛮夷”之地的精神痛楚、才学难施的生命荒废之感以及在贬谪苦难中既坚守忠奸大义又竭力超越痛苦的心路历程必然要反映到贬官士人的文学创作中。在许多朝代中,对官员进行贬谪处罚的典型方式就是派遣到远离京城的城市去。在这些被贬谪的官员心目中,这些城市就是一种草野。白居易被贬谪到九江,在他笔下这座城市的形象是“住近湓江地低湿,*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完全是一幅荒郊僻壤的景象。柳宗元描写他被贬到的柳州是“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的蛮烟瘴雨之地。苏轼被贬到*州后,所描写的景色不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就是“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都是乡野江湖气象。实际上到了唐宋年间,上面提到的这些城市多已相当繁荣了。但在传统士人们的眼中,这些远离*治中心的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似乎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心目中的世界只有朝廷和草野。所以范仲淹到了岳阳城,登上岳阳楼,看到、想到的还是只有庙堂和江湖两极,而没有眼下这个闾阎扑地、舸舰迷津的城市。在*治上的孤危地位,使得他们在文学中或托儿女之情以写君臣之事,或以花草自喻,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自从屈原在《离骚》中开创“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后,贬官士人追随者日众。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借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心情。辛弃疾在《摸鱼儿》中用历史上的美人陈皇后遭嫉妒,比喻自己被排斥及*治上的失意。贬官士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通过有关今昔的描写形成强烈对比,感旧伤今。秦观在新旧*争中遭到贬斥,经历过宦海浮沉与人事的巨大变化,词里就会反映出他个人痛感世事沧桑的抑郁情怀。如他在《望海潮》“梅英疏淡”中用大量笔墨描写旧时的欢宴游赏,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和当今重游时的伤感形成鲜明对照。追往事,叹今吾,至于后主李煜动辄发一通天上人间的慨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满腹的惆怅无人诉说,无处倾泄,一旦有了发泄的机会,掩不住的情思愁结就喷涌而出,最后总免不了发出世无知音,“谁会凭栏意”的深长慨叹。如苏轼虽有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亦是不能释怀于我被聪明误一生的坎坷遭际,词中流露了人生如梦的感伤;陆游虽自号放翁,终也掩饰不了老却英雄似等闲的悲辛,发出了身老沧州的浩叹;辛弃疾虽然是真的英雄创作英雄词,也会感慨白发生。就沿袭发展而言,从直抒胸臆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多地接受了“南唐词人”的影响。唐代的贬谪大潮:唐代几乎所有重要诗歌流派的大家、名家都遭受过贬谪,前人由此注意到贬谪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刘振娅《贬谪与唐诗》指出贬谪对作家的影响可归纳为生活经历和创作情绪两方面,由此带来诗歌内容与风格的变化。相关论文还有陶敏《唐人迁谪诗漫议》,都是仅仅着眼于唐代。“文变染乎世情”,作为一种文学现象,贬官文学自屈原怨而赋《离骚》以来,代不乏名作,不只唐代有,那是历朝历代共有的,如宋代的广东、海南等地和清代的宁古塔、新疆伊犁等地都成了统治者流放、谪贬士人的一个基地。因此,贬官文学应放在更为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去研究,本文从更本质的现实、思想、文化层面上挖掘更深层次上的成因。贬谪的生活经历以及它给诗人带来的心态情感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他们诗歌内容和风格的变化。坎坷的经历是贬官士人艺术上走向成熟和辉煌的推动力量。苦难是贬官士人的一笔财富,士人的清高与向往,做官的高贵与辉煌,贬官后的窘迫与尴尬,他们最有体会,这都是做文学的绝好素材。士人的官本就是靠作文得来的,贬了官以后,他们很自然地就把主要精力又放到了作文上。贬官后的生活也适宜士人集中精力发挥其艺术才能。从此,他们可以不再迎合朝廷之需,不再恪守规定的思维定势和艺术教条,由仕途的失败而走上创作的道路,感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以自己的审美准则为准则,以更广阔的心理的和艺术的视角进行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使他们的作品获得独创性的艺术价值。同时,生活下跌又使他们走向生活的底层,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矿藏。民间的征夫思妇之声,痴男怨女之情,老百姓的歌哭哀怨,使他们的作品具有更大的社会群体意识,具有更高的思想文化价值。如杜甫被贬华州司功参*期间,写作了彪炳史册的“三吏”、“三别”。韩愈被贬潮州时,有《宿曾江口示孙湘二首》记述水患中的三江百姓的苦难。元稹在同州时,遭到当地旱灾,曾经作诗归罪于自己,诗中问道:“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这种关怀,无疑体现了封建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贬官士人正是借助于老庄思想的启迪,化解了自己的失落与苦涩,心灵得以舒慰与解脱,触发了审美创造力,抒写出不朽的诗文。老庄思想与贬官士人注定有缘。林语堂说过,中国士人得势时信儒,失势时便信道。老、庄著作中直接谈论文艺特别是文学之处很少,但他们的文艺美学思想是确乎存在的,而且相当深刻、精辟,对后世中国的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启迪甚巨。儒家学说使中国古典文学强调社会功能而充满了理性的色彩,道家则使中国古典文学保存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神奇瑰丽的内容。古代士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念成的满腹经纶,既不能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封妻荫子,就要吟啸风月、纵情山水、放浪形骸,给世间留下一些牢骚话了。问汝平生功业,苏东坡认为是*州、惠州、儋州。东坡的一切不朽之作大都写在被贬之地,正是老庄让他心境空明,以一种虚灵的胸襟体悟世间的风风雨雨,在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中创造出了水月镜花般明净秀丽的诗境。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指出落魄文人有“发愤著书”的传统,贬官士人继承和发扬士大夫忧国忧民、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传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怨愤生文是文学心本源说的一个证据。情动于心,自然流露,容易言之有物,不做无病呻吟,为文而文。心有所怨,情有所寄,不能自已,激情来自于胸中积郁。贬官士人不但多愁,而且特别善感,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往往会为情造文,这也是贬官文学昌盛的原因。凡是能打动读者的优秀文学艺术作品几乎不能例外。贬官士人之间的唱和、倾诉,也是贬官文学繁荣的原因。士人贬谪虽路途遥遥,仍频繁寄诗,酬唱不绝。如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与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王勃离别之时想到海内的知己朋友,便觉得天涯若比邻了。第十一节古典诗歌中蕴含的年龄称谓文化古时,人们交流时,不会直接说自己多少岁。而是会用年龄称谓来代替,这些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是常见的现象。0岁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初度是指生日之时。出自《离骚》:皇揽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后也也称生日为“初度”,出自《元史》: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贺。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襁褓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岁孩提指两三岁的幼儿。亦作“孩抱”。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8岁龆龀指七八岁的儿童。《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龆齿。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总角指八九岁至13岁的少年儿童。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9岁*口十岁以下。本指雏鸟的嘴。10岁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外傅之年儿童十岁。12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古代女子12岁开始带钗梳妆。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舞勺之年指男子13-15岁之间。据《礼记》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15岁及笄之年即将年满15岁的女子。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袁枚《遣兴二首·其一》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志学之年15岁。语出自《论语·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后称15岁为“志学之年”。束发男子十五岁。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男子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指男子的15-20岁,也是童子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郑玄:“成童,十五以上”。16岁二八为16岁。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孙绰《碧玉歌》20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用于女子。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24岁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花信:开花时期,花期。借此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30岁而立之年三十岁。《论语·为*》:三十而立。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后因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男子)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因以“始室”指30岁。40岁不惑四十岁。《论语·为*》:四十而不惑。后用作四十岁的代称。活到这个岁数,应该能很好的控制情绪的变化,遇事能明辨不疑。50岁知天命五十岁。《论语·为*》: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后人因以“知天命”为五十岁的代称。60岁耳顺六十岁。《论语·为*》:六十而耳顺。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天干地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耆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还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70岁从心之年指70岁。语出自《论语·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七十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因用悬车之年指七十岁。77岁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80岁耋古指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耄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88岁米寿八十八岁的雅称。因“米”字拆开,其上下各是八,中间是十,可读成八十八,故名。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鲐背之年古人九十岁的别称,鲐背泛指长寿老人。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99岁白寿九十九岁的雅称。因百字去年上边的“一”是“白”,“百”数去一为九十九,故雅称九十九岁为“白寿”。岁期颐指百岁高寿。《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上寿养生学术语。谓最高的年寿。《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庄子·盗跖》则有“人上寿百岁”的说法。岁茶寿是岁的一种说法。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有八和十,一撇一捺又是一个八,加在一起就是岁。岁双稀、双庆古稀指70岁,因此又称是70岁的两倍——岁。双庆也指岁。思考题:1.根据你所游历的名山名水,写一首七绝,一首律诗,并解释你所写的诗篇的语言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并尝试分析之,2.根据你对酒的理解,写一篇题材为婚宴、生日宴或离别的七绝及一篇五律(要包含古代酒器),并解释你所写的诗篇的语言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并尝试分析之。3.分别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写一首七绝咏物诗,并尝试分析之.4.分别以梅兰竹菊为题材,写一篇七绝景物诗,但诗句内不允许出现梅兰竹菊的字眼。并尝试分析之。5.分别以柳、荷、牡丹以及桃花为题材,写几篇咏物七绝其中柳又可以分为赏柳、喻柳、咏柳、爱柳可以分别写一首律绝。6.根据你的故乡在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习俗写一篇七绝、一首五律。并尝试分析之。7.古老的节日七夕,根据七夕的习俗以及自己的经历写一首七绝,一首五律。并尝试分析之。8.简述重阳节的起源,并根据你所在的故乡的习俗写一首七绝一首五律。并尝试解析之。9.根据该节对中国古代乐器的描述,在该节内任选五首诗,解释乐器在诗中的位置以及作用。10.分别以舞剑、赠客为题材,写两首五绝、两首七律。并翻译出诗句内容。11.分别以古道、明月、为题材,写两首五绝,五律,并翻译诗句内容。12.例举三位唐代仕途不顺的诗人,以及他们因此而表达惆怅的诗作。13.自查七首唐代有关年龄称谓的诗歌,并结合所查诗歌说出使用古典称谓给诗歌带来的感情色彩。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体诗写作下创作近体诗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