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注意 http://m.39.net/news/a_5291513.html生姜是一味大家都熟悉的厨房作料,同时也还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药,它和大枣可以说是中药方剂里的“常客”。
但有一味中药,从外面看上去很像生姜,可实际却和它没有关系,它就是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对姜*的描述,首先就有一个“宝鼎香”这么高大上的名字,认为它能够行气活血、破血逐瘀,尤其善于调理女子经闭,祛除上肢风湿。
历代本草家和民间,更喜欢直接叫它“姜*”,这个名字本身就包含了姜*的特点:它干燥的时候外观像姜,断面白色稍微偏*,一旦浸泡在水里,却能够让水染成金*的颜色,这就是姜*得名的起源。
在古代,姜*最开始是作为一种染料存在的,人们用它来染布制衣,直到《唐本草》开始,才有“(姜*)主心腹结积,下气破血”的入药记载。
中药里有一类活血祛瘀药,比如桃仁红花之类,而有“破血”这个定义的并不太多,专指那些活血化瘀功用强大者,姜*就是其中之一。
姜*虽然外观看上去很像生姜,但却和生姜没有太大关系,它的“近亲”是郁金,也是一味疏肝解郁、行气活血的中药。
古代本草家对于姜*和郁金的分别,认为姜*更老,郁金偏嫩,它们之间的关系,大概相当于乌头和附子的关系。
在功用上,姜*性味苦辛而温,燥烈胜过郁金,破血行气的能力也更强大。而郁金的气味偏于寒凉,活血化瘀之力不如姜*,通经络的力量就更加逊色了,似乎更偏于行气活血。
归纳历代医家对姜*的使用,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
1、行气破血:
中医说“气为血之帅”,想要血行畅通,就得有气机顺畅,气滞可以引起血瘀,血瘀也可导致气滞。
而姜*不但能够行气,还能活血化瘀散滞,它活血的作用很峻猛,就像开山的将*一样冲破瘀血,所以称之为“破血”。
姜*的行气破血,更偏于上半身,比如上肢手臂肩膀,以及心口胸胁之间。
如果属于心脉痹阻,姜*可以和丹参、当归、檀香之类配伍。如果是胃肠气滞肿块,姜*可以和乌药、青木香、小茴香配伍。
如果是肝郁气滞而横逆犯胃,姜*可以和桂枝、枳壳之类配伍,尤其是一些老寒胃,姜*的辛温燥烈就显得很合适了。
2、活血通经:
这是针对女子月经不调、甚至经闭而说。古代中医妇科认为,姜*对于女子月经推迟、甚至闭经,辨证属于瘀血之证,可以和当归、白芍、丁香之类配伍。
如果月经先期而至,量较少而颜色鲜红,多数是血热致瘀,姜*可以和丹皮、川芎、当归、红花、丹参之类配伍,以起到清热养血、活血通经的作用。
3、通利上肢关节:
风湿痹症这类问题,更常见于腰膝等下肢关节,但也有少量见于上肢手臂肩膀等处的。而中医却认为,风湿在下肢还稍微好调治,上肢的风湿则更难调理。
而姜*能够行气活血,尤其是善于通利上肢关节,所以是难得的上肢风湿良药,一般与白术、桑枝、羌活、威灵仙之类配伍。
如果是风寒湿三气杂至的痹症,导致气血不畅而经络不通,姜*还可以和海桐皮、路路通等配伍。
需要注意的是,姜*活血破血的力量很强,对于一些血虚而没有瘀滞、或者女子经期胎孕之时,都是应该谨慎忌用的。
最后,姜*除了和郁金要注意区分之外,还有片姜*和莪术,同样也是它的近亲,在使用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掌握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