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治外损外伤7大法 [复制链接]

1#

急性软组织损伤

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时间短,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常有明显的疼痛,肿胀、皮肤发红或青紫、瘀斑、压痛、活动受限。


  严重的损伤除局部症状外,若因出血多还有心慌、发热、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昏迷等。


  (一)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治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外用*柏、元胡、五灵脂、赤芍、苏木、白芷、木香、桃仁、红花。内服七厘散、三七片。


  (二)伤后局部红肿、发热、疼痛为瘀血化热所致,治宜活血散瘀,清热消肿止痛,外用紫草、丹皮、*柏、蒲*、芙蓉叶、大*、地丁、*连内服七厘散、桃红四物汤。


  (三)损伤数日后,局部疼痛、肿胀发硬、活动受限,为瘀血凝滞所致,治宜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外用三棱、莪术、南星、海藻、独活、山甲,内服桃仁、红花、当归、三七、木香、郁金、元胡等。

(四)损伤日久,局部疼痛、硬结不散、功能障碍。此为气血凝结,经脉受阻所致,宜通经活络,软坚散结。外用生南星、生半夏、荔枝柱、川芎、牙皂、三棱、俄术等,内服陈皮、枳实、厚朴、川栋子、桃仁、丝瓜络、花粉等。


  (五)损伤后,经治疗后肿胀基本消失,但仍疼痛软弱无力。为伤后局部气血耗损,筋未连续所致,治宜生肌续筋,补气健脾。外用当归、生芪、血竭、乳没内服、杜仲、牛膝、续断等。


  (六)损伤日久,局部发凉,疼痛发胀,遇冷尤甚。为塞湿阻滞经络所致。治宜温经通络、祛寒除湿、外用生麻*、桂枝、威灵仙、细辛、肉桂、川乌、草乌。内服鸡血藤、桃仁活血药酒等。


  (七)损伤日久,局部酸胀疼痛,肢体沉重乏力,甚至水肿,此为湿阻经络所致,治疗宜除湿通络、祛寒除湿。外用萆薢、防己、海桐皮、羌活、苍术、威灵仙、续断,内服泽泻、车前、血藤、当归、丹参。


  (八)如关节损伤日久,反复肿胀,活动受限,且活动越多肿胀越剧,为气血虚损、经脉不舒、关节不利所致。治宜补气消肿,通利关节,外用*芪、*参、白术、防己、车前。内服茯苓、猪苓、*参、白术、当归等。


  二、慢性软伤:

指陈旧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末能及时和正确的治疗或末愈又再次受伤者。由于组织末能及时重新生长修复或不良,常反复出现症状,如:疼痛、压痛、组织发硬、活动受限。由于局部供血不良,每遇气候变化或受凉遇冷,症状加重。

慢性损伤多因长期劳累过度或多次细微损伤积累所致,或骨质增生。劳损的受累组织,常有充血、水肿、变性增厚,而出现疼痛、压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减轻。


  陈旧性损伤和慢性劳损,产生的原因不同,但临床表现大致相似,故可采取同样治法。


  (一)局部反复疼痛,痿软无力,劳累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为“久伤多虚”营卫不和、气血虚弱、血不养筋所致。治宜益气活血、调补肝肾,外用当归、*芪、续断、骨碎补、乳没,内服牛膝、杜仲、熟地、白术等。


  (二)伤部疼痛、乏力、触之有条索或硬结感。为“久伤多瘀”,气血凝结所致。治宜补气活血、散结止痛。外用木香、丹参、*芪、血藤、半夏、牙皂。内服五加皮、续断、牛膝、丹参等。


  (三)伤部疼痛:肢冷发凉、遇寒加重、得热痛减为“久伤多寒”,寒入经络所致,治宜温经散寒、活络止痛,外用干姜、细辛、生麻*、肉桂、檀香、陈艾、川草乌、甘松、月季花。内服大活络丹。


  (四)伤部疼痛:痿软麻木、天气变化加重。为风湿阻滞,经络不通所致。宜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外用秦艽、防风、荆介、独活、羌活、海桐皮、钻地风、土鳖虫、木瓜、威灵仙。内服桑寄生、伸筋草、三七等。

治伤七法

一、急性止痛法


  软组织损伤最突出的症状就是疼痛。


  本法主要指急性止痛,均为外用。

强力止痛散


  川乌头20、草乌头20生半夏20、天南星20、萆茇20、胡椒20、蟾蜍5、马钱子10、洋金花5、冰片6g


  上为散,加牛奶调敷。


  川乌辛热有大*,祛风寒湿而止痛,具有局麻作用。草乌与之相同。生半夏辛温,有*,外用有止痛作用,萆茇辛热、祛寒止痛,生南星辛苦涩,燥化痰湿,消结散结止痛作用。胡椒辛热,能祛寒止痛,蟾酥消肿强心止痛。

二、通气活血法


  即行气活血法,是伤科治疗诸法中的基本法则,它是穿于伤科治疗的全过程。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气血必须畅通无阴、周流不息的运行全身,才能发挥其营养和保卫作用。气和血是互根、互依、互相促进的那个地方瘀滞,那个部分就不易得到气血的充养。


  (一)内服类


  1、活络调气丹:


  川芎20、当归20、丹参20、乳香15、没药15、苏木15、木香10


  功效: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引起的一切证候:心腹疼痛、内外疮疡、一切积聚、经络阻滞及跌打损伤、肿胀疼痛。


  方解:


  当归:当归行气、活血,行血中之气而生新,具有推陈出新作用,故能生血,川芎为气中之血药,辛散之力甚猛,能入肝入血,直上直下,升而不守。当归得川芎行血活血之力大增,能行血中之气,气中之血,气血两行,相得益彰,共为主药。

没药:活血散血,能通血脉,其味苦能下泄,味辛能散,即可折川芎之过于升、窜,又有辅助监制主药作用,乳香活血行气,舒筋止痛,均为辅药,丹参一味,功同四味,活血祛淤,因其微苦、寒,又能反在上述诸药,辛燥过散之弊,苏木亦如此,既能活血,又能凉血,共为佐使之药。


  加减:


  (1)上肢麻木者:姜*15、桑枝20


  姜*:破血行气,善治上臂疼痛


  桑枝:利湿通络,善治肩关节不适


  (2)腰及下肢疼痛麻木者:杜仲15、牛膝15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为治腰痛良药。


  牛膝:活血散瘀,可引血下行。


  (3)伴阴天气加重,为瘀血伴湿浊之气,加:稀签草、威灵仙。


  2、气痛散


  组成:四制香附(盐、酒、醋、当归水)各g,三七60、丹参40、甘草40。


  功效:通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胸协屏伤、岔气,胁间神经痛及韧带拉伤肌肉疼痛。

用法:每服4~6g2~3次/日


  方解:香附辛、微苦、甘、理气解郁、止痛、调经、能通血中之气,使血活而生新,经四种炮制,其列性受制,性和而纯,一物而具通气活血两功,为主药。


  三七:甘、苦、微温,止血消肿去痛之要药,止中有散,散中有止,甘草、甘平补五劳七伤,治一切虚损,益精养气,共为辅佐之药。


  加减:


  (1)伴胸闷咳嗽加剧者:加用柴胡10、苏梗10


  (2)膝侧副韧带损伤:牛膝15海桐皮15


  3、颈痛汤


  组成:桑枝40、片姜*20、秦艽20、当归20、赤芍20、元胡15、枳实12、木通12、木香6、续断15、厚朴12、羌活、茯苓15、陈皮12


  木通:清热通经止痛


  主治:颈椎病(根型)

(二)外洗类:


  活血行气基础方:


  组成:荆芥50g、当归30g、生葱50刘寄奴30透骨草20


  主治:跌打损伤及一切软伤疼痛肿胀,均可使用。但皮肤没有破损。


  生葱:辛温发表,通阳解*,为主药,


  荆芥:辛温发表,通利血脉、。


  当归:散风活血,共为辅药。


  刘寄奴:破血逐瘀,通络利水。


  透骨草:引诸药入里,直到血分,以更好发挥作用。

加减:1、伴有怕凉者:加:红花15g、细辛15g、生麻*10g


  2、伴痛甚者:加生草乌、生川乌各10、生马钱子6


  3、伴久肿不消或肿胀甚者:三七根20、海桐皮20、土茯苓20


  4、伴有热痛者:加*芩20、松节20


  5、肌腱受伤者:加韭菜根40、鲜旱莲草40、葱须40


  三、祛瘀血法:


  (一)瘀血是指血瘀不通,停于体内经络皮下,肉间等所致的各种病证。由于损伤程度、部位和病种发展的阶段不同,其治法略有不同,分为活血化瘀、通腑逐瘀、祛痹化瘀。


  A:活血化瘀


  本法在运用活血化瘀法的基础上,根据瘀血的特征在一般的治瘀血法上加特殊药物即可;与通气活血法相比,在病情上气滞血瘀的程度则稍重。

(一)内服类


  1、桃红四物汤加减方


  桃仁15、红花9、当归10、赤芍10、生地15、川芎10


  功效:活血、生血、止痛、祛瘀


  主治:气滞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乏力等;偏虚者适用。


  方解:


  当归:行血、活血,并有生血之效;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之力甚强,与当归配合,其行血、活力倍增;生地:凉血、生血,有逐血痹作用;赤芍:行瘀止痛、凉血消肿、味苦能泻,味酸入肝;


  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善于破血,散而不守,泻而无补。润肠通腑、腑通瘀化而无停留之势,故配以化瘀的红花,共为主药。红花少量养血生血,多量散血破血,中量活血调血。


  四物利血、活血、生血,本方有收有蔹,有攻有守,有补有泻,为应用广泛的活血基本方。

加减:


  (1)若伴胸胁疼痛,或经闭腹痛或癥块积聚等为血瘀肝郁所致。


  加延胡索12、乌药12、香附12、丹皮10


  (2)若头痛、颈痛、肩痛、心烦、失眠、胁痛

加柴胡10、枳实12、白芍12、桔梗10,载药上行


  (3)若腰腿疼痛,加牛膝15、五灵脂12


  2、活血、消肿止痛汤(经验方)


  当归15、赤芍15、桃仁10防风10、*柏10、木通10、红花6、乳香6、木香6、泽泻10


  功效:行气活血、利水止痛


  主治:肢体疼痛:肩周炎、网球肘;膝关节增生、肿胀。


  (二)外洗类


  主方:散瘀洗剂


  桃仁10、红花12、川芎10、莪术10、赤芍10、灵脂10、牛膝10、归尾10、泽兰10、车前草10

主治:血瘀引起的一切疼痛


  1、若有红肿热痛加:*柏15、松节20


  2、若出现畏寒、乏力、加桂枝15、*芪15、三七10


  3、若出现肌肉过于紧张挛缩加番木鳖15、生半夏15


  4、若肌肉有硬节、关节屈伸不利,加:莪术10、水蛭15、蔓荆子15


  B、通腑逐瘀


  就是通泄肠腑、祛除瘀血、治疗瘀痛的方法,瘀血停积在体内,不论何脏、何腑或头部或胸胁或四肢,往往因腑气不通而加重病情,肠腑功能以通为用,脏的功能以藏为用,脏的藏需腑的通泄来维持,若瘀血堵塞内脏,肠腑又不通畅,脏腑必死无异,采用通腑逐瘀,则全身各处瘀血迅速缓解,一局活则全局活。全身气血与局部气血关系至为密切,全身气血不畅,则局部气血亦因之不泻;局部气血瘀阻,全身气血也随之不畅。通腑逐瘀药中稍加通肠之品。使肠腑保持通畅,也能提高止痛功能。

(一)内服类:


  1、复元活血加减方


  柴胡15、花粉10、归尾10、红花6、甘草6、山甲10酒浸大*30、酒浸桃仁12、陈皮10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清热


  主治:本方主治各种软伤疼痛,伴有轻度大便不通者。


  服法:水煎,加*酒1杯(20~30ml)一服后泻下大便,痛减则停服;6小时后仍无大便,服第二次。


  方解:跌打损伤不问何经,败血必归于肝,治疗须疏肝解郁,行气化瘀;若大便不通,则须通腑化瘀,否则气不得行,瘀不可化。


  大*通腑,荡涤凝滞、引瘀下行。柴胡疏肝解郁,使肝发挥疏泄作用。肝能疏泄、诸气才能调达,而运转周流,血方能随气运行,此乃“气为血帅”之故。归、花、甲活血逐瘀,使败血通而下行。天花粉“续筋伤、通小肠、消肿*”与甘草的缓急调和,共完成佐使作用。

(1)加减


  若胁肋蓄瘀,肋间疼痛,上方大*改为10\白术10

(2)若伴有腹痛、腹胀,加郁金15、乌药12

(3)若腰痛甚者,加地龙10、桂枝10


  2、急通止痛方:


  (1)通导丸


  巴豆霜30、大*90、滑石30、川芎60、血竭30炼蜜为丸,每丸重2g,1~2粒/次,连服2天,不解便也要停;


  (2)桃仁承气


  桃仁10、生大*15、芒硝6、枳实15、桂枝6、甘草6


  以上两药为急性通腑之药,不能久服、便解即停,年老体弱、久病体虚,便溏者忌用。


  C、祛痹化瘀


  损伤后,气血瘀阻,会使气血停滞、易受风寒、湿热侵袭,经络不通而成痹证,出现肢节疼痛拘急,麻木不仁,采用祛痹化瘀法。本法与舒筋活络法作用一致,前者从病理而言,后者从证侯而言,祛痹化瘀法,多为实证,舒筋活络法多为虚实差杂。


  这两种方法放在后面一起讲述。

四、接骨续损法


  本法在过去专为骨折愈合缓慢而设,而今用在各种软组织损伤病中,也很有实际意义。


  损伤疼痛的部位,不外筋骨肌肉,而肾主骨、肝主筋,滋补肝肾,行气活血,化瘀消滞,也是治疗各类疼痛的方法。


  (一)口服类


  1、壮骨丸:


  当归80、白芍80、茯苓80、莲米80、血竭40、红花40、儿茶40、丁香30、木香30、丹皮40、甘草8、自然铜40、土鳖虫30、牛膝15、地龙20、骨碎补20、血藤40


  功效:行血、活血、止痛、补骨


  主治:骨质疏松脱钙,骨质增生及骨折恢复期。


  当归、白芍入肝、行气活血、柔肝补血;红花、血竭活血化瘀,得丁香、木香,行气解郁,使气血畅达,瘀痛得已解除;儿茶、丹皮清肝以解血热,莲米甘草、茯苓健脾胃,使中气得已宣畅。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补骨强筋。牛膝、地龙、血藤活血通络舒筋。


  本方有下列作用:(1)活血祛瘀,使气血流畅,脉络通达,骨骼、筋腱、肌肉组织得到营养。(2)健脾胃助消化,使脾胃强健,营养得到充分供应。⑶强筋壮骨,使缺钙的骨和松弛的筋腱得到营养。

2、伸筋丸

南瓜子40、续断40、丁香20、川芎20、木香20、五加皮20、厚朴20、杜仲20、苏木20、海桐皮20、延胡索20、血竭6、乳香10、木通10、当归10、炙甘草10、三七5、制川乌15、制草乌15、朱砂5、自然铜9、骨碎补6、白芷6、没药6

功效:活血行气,养筋舒筋、镇痛、去麻。

主治:一切关节功能障碍,筋肉挛缩不伸。6g/丸水丸4g/丸2~3次/日

3、*芪续断汤

炙*芪20、熟地20、当归15、白芍15、骨碎补15、灵仙15、续断15、寄生15、土鳖虫10、自然铜10、砂仁10、甘草6

功效:活血化瘀,养血强筋

主治:腰部损伤后痛不甚,以酸痛为主者,酸软

如:压缩骨折、骨折、椎突等。

(二)外用类


  续筋基础方


  白芨30、苏木30、骨碎补30、自然铜15、蟹粉15、首乌15、鱼鳔胶15、桑枝15、月季花15、当归20、紫河车20、五加皮20、合欢皮20


  功效:生血补气、养筋止痛


  主治:肌肉酸痛、疲乏无力或浮肿、骨折后骨痂不生。


  方法:研末同蜂蜜和开水调敷。


  加减:


  1、伴有风湿性疼痛或天气变化加重者,加用川乌15、草乌15、防风15、秦艽15


  2、痛甚肿胀者加生大*15、红花15、元胡15、牛膝15


  3、伴有骨质疏松缺钙者加何首乌30、丹参6、儿茶15、血余碳15


  4、伴有麻木者加:威灵仙30、海桐皮20、秦艽20

五、祛痹法(兼祛痹化瘀法)


  《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痹之为病,是邪气闭塞经络、肢体、脏腑,使气血痹阻不通,气滞血瘀久后易兼风、寒、湿而成痹证。


  (一)内服类


  1、寒痹方:


  炙麻*10(或生麻*3)、桂枝15、红花10、白芷15、细辛6、桃仁15、赤芍15、甘草6、肉桂6、制附片6


  功效:通经、活络、祛瘀


  主治:寒痹


  麻*:苦辛温,入肺、膀胱经、祛风寒,发汗利水;桂枝: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解肌温经通阳;白芷:辛温,入肺胃经、祛风寒,解表散经止痛;三药配细辛辛温窜透,并能入肺入肾,对于风寒从表入里、入肾者,能彻上彻下,从里达表,对于风寒湿结于内外者,均能一并解除。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久寒伤肾,同肉桂制附片以壮肾阳。

2、热痹方:


  羌活10、独活10、鸭跖草40、石膏40、赤芍15、苍术15、知母10、生草10、防己10、千年健30、徐长卿15


  功效:祛风湿、清热


  主治:热痹、关节红肿痛、全身发热、口渴


  此疾不但热在气分,而且侵入血分,使关节红肿热痛,用石膏、知母、甘草清气分之热,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徐长卿将气血分热透出肌表,防己辛寒入膀胱、除风湿热,利水消肿;鸭跖草甘寒,行水清热、凉血解*,与防己引药下行,使风湿热邪下泄而出;羌独活苍术祛风除湿,使一切郁湿燥化,从外而解,千年健祛湿壮筋,以养热痹过久而致的骨软。


  3、痛痹方:


  桃仁10、红花10、当归10、五灵脂10、制香附10、秦艽10、羌活10、牛膝10、炙甘草6、炙地龙10


  功效:活血祛瘀、通经络止痹痛


  主治:痛痹,全身疼痛,经久不愈,按之更痛。

桃仁、红花、五灵脂、牛膝化瘀滞;地龙通络配合香附、乳香行气而止痛;秦艽、羌活祛风湿寒痹,使痹瘀两解,身痛可止。


  加减:


  (1)痛甚者加全蝎6或蜈蚣2条


  (2)痛在腰部加乌梢蛇6


  (3)痛在上部者,去牛膝10


  (4)出现寒象,去秦艽加制川乌


  4、着痹:


  蜈蚣1~2、全蝎1~2、乌梢蛇4、土鳖虫5、地龙10、露蜂房10、寻骨风10、伸筋草10、钻地风10、威灵仙10、炙甘草6、鹿含草10、当归10、老鹳草15、虎骨8、(狗骨20)


  功效:祛邪通络、活血化瘀、强筋壮骨、止痹痛


  主治:关节肿痛反复发作,久治不俞,甚则畸形不能伸屈,类风湿、痛风。

服法:亦可4~6g/次服,每日1~3次。寻骨风、伸筋草、钻地风、鹿含草、老鹳草一派祛风除湿药以祛痹,更集请虫入络搜风止痛;当归:活血养血,配虎骨以壮骨,甘草调和各药,蜈松为镇痛要药,善于开痰,能制止拘挛急痛;全蝎亦然,但其力稍缓;土鳖虫化瘀止痛,僵蚕顺气止痛,蛇祛风除湿,蜂房治痹祛风。诸药以蜈蚣为首,其余虫类从不同角度协同蜈蚣达到制止经络、肌腱的痉挛、拘急、掣痛,更配合祛风寒湿诸药,以祛痹瘀。


  类风湿关节炎丸


  制马钱子、苍术36、川膝30、生麻*36、乳香36、没药36、全蝎36、僵蚕36、甘草36


  功效:搜风通络、活血舒筋、止痛


  研细末,作水丸,睡饭后服0.7~1.2g,心肝脾胃肾疾患严重者慎用。

(二)外用类


  1、软骨膏1号:

牛角炭35、火麻炭25、血余炭35、生半夏20、生南星22、生山甲22、巴豆霜8食醋适量。


  功用:软坚化硬块


  主治:骨质增生、骨化性肌炎伤后软组织疤痕粘连。牛角炭、火麻炭、血余炭补阴散结;生南星、巴豆霜燥化痰结,消肿软坚,食醋消肿痕,软坚。


  上药研成细末,以醋5药2的比例调好敷于患部,用红外线照射更佳。


  2、滑囊炎散


  生山甲10、生南星20、生半夏20、茯苓20、防己20、龙骨15、牡蛎15


  研末、热醋调敷


  3、网球肘散


  归尾30、川芎15、生南星30、半夏30、海藻40、荔枝核30

4、暖筋汤


  艾叶20、官桂15、细辛10、川芎10、羌活10、红花10、木瓜15、蒿本15、防风10、独活10、川乌10、生麻*10


  功效:活血散寒、温经止痛


  主治:伤后局部发凉、变天加重

5、祛风透骨汤


  防风20、透骨草15、骨碎补15、羌活10、独活10、白芷10、归尾10、灵仙10、稀签草15、络石藤15、


  功效:祛风、除湿


  主治:风湿肿胀、筋骨不利、疼痛。

六、舒筋活络法


  是对筋不舒而拘急,络脉不活而凝涩所设的一种治法,一般用温通之剂,又称温经通络法。


  筋附着在骨与关节之上。其性坚韧刚劲,功能由肝主宰,并由肝血所养。因此,肝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筋的功能。络,是经脉网络全身的微细分枝,它无处不到,大经不通则络脉也不通,络脉瘀阻,经脉也为之阻塞,筋也会失去濡养。因经络是气血运行的输道,输道不通,则气血受阻,筋脉失养,《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营复阴阳,筋脉强劲,关节清利矣”。


  本法同祛痹化瘀法作用一致,共同论述。

(一)内服类

1、羌活乳香汤


  
  羌活20、独活15、当归15、赤芍10、陈皮12、防风15、荆芥15、丹皮12、续断15、红花10、桃仁10、乳香10


  功效:祛痹化瘀、通气活血


  主活:跌打扭伤、骨折、体痛夹外邪者。


  方解:凡是损伤后气滞血瘀又产生痹症,不论何处气滞血瘀,痹痛不止,均可用本方治疗。方中羌活、独活、祛风化湿,其中羌活以气胜,尤长于去上半身及肢体风湿。独活以味胜,尤长于治下半身腰、膝、足、胫等处风湿。二药更与防风相配,上下左右表里之风湿都能搜治。防风为风中润药,与荆介相配,对伤科疾病兼表邪者均能治疗。


  当归、川芎、乳香为血中气药,主要使脉气宣通,血液随之畅旺。丹皮、苦寒凉血,亦血中气药,能监制过分辛温燥热之品。桃仁、红花为活血化瘀之药,与上药配合,使气机畅达,血行畅旺、瘀化痹解,疼痛拘急消除等。


  软伤病最易产生瘀痹纠结不解。伤损之后气滞血瘀,易为风寒湿侵袭而成痹,痹瘀纠结,若调之不当,形成顽疾。本方即治痹,又治瘀既活血又治气,于活血化瘀之际同时祛除痹邪,于理血之中理气、理气之中理血,用血中气药、气中血药,十分恰当。

2、通络化瘀汤

续断20、土鳖虫20、儿茶12、檀香10、木香12、羌活20、独活20、松节20、白芨20、紫荆皮20、乳香10、官桂10


  功效:舒筋逐寒止痛


  主治:软伤后疼痛,乏力、怕凉、麻木


  软伤久后,阴多阳少、虚多实少、寒多热少,用药以慢性为主。羌独活、松节辛温,祛风寒湿痹而止痛。木香芳香辛温,为行气止痛药。檀香辛温理气消风肿。乳香辛温行气止痛。官桂辛甘性热、除积冷、通血脉,用儿茶监制其猛烈,以消血肿。土鳖虫性味感寒,逐瘀破积,通络理伤,力量甚猛。白芨性凉、滋补且敛,对辛散燥烈药物起佐使作用,共同达到理伤止痛目的。紫荆皮苦平,活血通经,治筋骨疼痛,与辛温药协同达到除寒舒筋止痛的目的。

3、小活络丸


  胆南星80、制川乌80、乳香30、没药30、地龙80、麝香0.4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通络


  主治:软伤病,四肢麻痹,关节障碍、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半身不遂、骨节疼痛等


  用法:蜡丸研末白酒g,倒入g白酒中,调成浆糊,将药粉调成团,作丸凉干,每丸重4g,每日2次。


  水丸:每服4g,每日2~3次,血虚者用四物汤水冲服。


  络脉被风、寒、湿、痰等所阻滞,气血瘀阻又增加风寒痰的危害,反过来,又促使气血更加瘀阻,还应行气化瘀,活血通络。川草乌辛热以祛风寒,除湿止痛,力量甚猛,对于通经活络起主要作用。南星凉而豁痰。地龙性凉,入血通络,共同起辅佐和监制作用。


  乳香为血中气药、行气活血,没药入血化瘀散血,二药均能活血通络,起辅助作用。

4、舒筋汤


   钻地风15、鸡血藤15、五加皮15、续断15、石楠藤15、木瓜12、牛膝12、川芎12、威灵仙12、独活10、桂芯10、桑枝20


  功效:舒筋活络、强筋健骨、祛风寒湿、活血


  主治:患肢无力、痛楚胀痛、屈伸不利、腰痛腿软。


  专为筋不舒而设,钻地风、木瓜、石南藤、威灵仙、独活、桂芯、五加皮、祛风寒湿邪;川芎、牛膝通利血脉;鸡血藤、续断补肝益血。筋舒活络,则四肢有力,酸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疾随之消失。选药尽量选用一药二用者。如:石南藤既能强壮腰膝,又能祛风寒湿邪而止疼痛。对腰膝无力而兼风寒湿者尤宜;五加皮强心益气,又能除风湿;续断、牛膝既补肝肾,又通利血脉。鸡血藤活血以舒筋,又能强壮补血。

5、活络去湿丸


  川芎40、秦艽40、千年健40、续断30、天麻24、杜仲32、寄生32、松节32、当归24、首乌24、防风24、独活24、川牛膝24、牡蛎24、石斛24、双花24、狗脊16、桂枝16、钻地风16、甘草16


  功效: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痛


  主治:关节酸痛、肢体酸软无力、风湿疾病


  用法:水丸4、每日2—3次、1丸1次


  首乌补肝肾之精阴。枸杞强肾而祛风湿痹痛,补而不滞,长于治疗下肢酸软痹痛。杜仲补肝肾,壮筋骨。续断补中兼行,为续筋要药。诸药协同甘草的补中强筋,提高经络脏腑的抗病和修复能力——扶正以降邪。当归补肝肾,强筋骨,益经血,且能去风除湿。秦艽:苦平祛风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因其能舒盘活络,故能治痹痛挛急之症,与川芎辛温走窜,通达血脉相合,其通经活络之力更大。其通经活络之力更大。以此二药为主。

千年健辛湿,祛风湿而健筋骨,防风祛风除湿,为风中润药。松节祛风除湿,天麻祛风止痛而治挛急。独活祛风除湿而利关节。钻地风祛经络风湿以舒筋活络。以上诸药更配桂枝辛温发散,其祛风寒湿痹的作用猛增。但为防止过于辛温燥烈,故用甘凉的双花,以清热解*。石解味苦性凉,生津益味,清热养阴,且能疗脚疾痹痛,与辛温燥烈的祛风除湿药配合达到相互协同,相互临帛的作用。


  行血活血,与牛膝通利血脉合用,使血液流畅。泽泻利水,排除组织败液。在各种通经活络药中,加入牡砺的镇涩,似不可理解,牡砺味咸涩而凉,长于敛阴潜阳,止汗涩精,不适于风寒湿痰阻滞经络所致的络脉不通。但生用化痰软坚,清热除湿,久服且能强筋骨,所以只能生用。

6、虎骨木瓜汤

虎骨30、川芎30、当归、续断、天麻、五加皮、红花、牛膝、香橼、白茅根、玉竹各30、木瓜30、秦艽、防风、细辛各15、佛手45、寄生


  功效:祛风除湿、强筋骨、活血镇痛主治:关节痛、四肢麻木、脚腿拘挛、半身不遂等


  用法:白酒7.5kg,冰糖1kg,泡20~30天,20~30ml/次

当归川芎行血活血,配红花、牛膝海活血化淤筋脉畅通;用秦艽、防风、天麻、细辛、木瓜、松节、寄生祛风寒湿痹,疏通经络,从而使筋腱肌肉得以舒缓关节得以通利。再用虎骨壮骨、续断续筋、强筋。五加皮益心气,除风湿,香橼理气解郁,消痰助消化。本方平稳而有效。

(二)外用类:


  归芪红花熏洗药


  归屋15、生芪15、牛膝12、5、骨碎补15、透骨草15、灵仙15、红花6、赤芍6、川芎10


  功效:祛痹化瘀、补气活血


  主治:软弱无力,肌肉萎缩及一切软伤疼痛、乏力者。

加减:


  1、若伴有骨质增生,关节硬者加南星20、生山甲20、海桐皮15


  2、伴麻木甚者加千年健30、威灵仙20、木瓜15、细辛15


  3、伴怕冷怕凉者加生草川乌各15、官桂15

七、强筋壮骨法


  本法是补益法在伤科治疗中的具体运用,若软伤过久,会出现骨不健,筋不强的状况,其原因多为损伤所致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或伤后外感风寒湿邪。临证时的情况使用补气血强筋、补肝肾强筋,驱风湿强筋骨等法治之。

A、补气血强筋骨


  本法主要针对软伤后期因气血耗损或体质虚弱形成虚证,以致邪留不去,筋骨不强,损伤难愈。病况: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骨软无力,酸胀疼痛等。

大力丸


  龟板(油酥)60、紫河车60、*柏(盐酒炒)45、杜仲45、牛膝36、天冬45、麦冬45、五味子21、生地90、牡砺15、人参30、茯苓60、砂仁g/丸2~3次/日


  龟板咸甘,入肝肾、补肾健胃,滋阴潜阳;紫河车甘咸性温,大补气血,益精补肾,既能增益胃气以抗邪,又能补气血,以壮元阳元阴,一物而阴阳两补,令患者由无力变有力。人参甘苦温,大补元气,气阴两补之力,共为主药。


  杜仲、牛膝补肝肾、壮腰骨、强筋骨治足膝无力,天冬麦冬滋阴生津。*柏清肾火与龟板。配合治骨蒸潮热。牡砺平肝潜阳安神,治失眠、遗精;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止行,涩精止泄而安神。

B、补养肝肾强筋骨


  1、玉带丸


  杜仲、续断、破故纸、炙香附、木通、白术、熟地、狗脊、当归、*芪、胡桃仁、元胡60、川芎60、骨碎补60、风仙花60、炙甘草60


  功效:行气补血、补气、温肾镇痛


  腰痛日久、腰膝无力,下肢行步软弱。


  用法:将胡桃仁捣烂如泥,余15味研细末,入胡桃泥拌匀,炼蜜为丸,每粒重4g,每次1~2粒,每日2~3次。

当归、川芎、熟地为四物汤去芍药,起补血作用,加入续断,则能补肝血,以续筋、强筋;杜仲、破故纸、骨碎补、狗脊、胡桃仁补肾壮骨。肝肾同源,补肝即强肾壮骨。续筋强筋;香附味辛微苦甘而性平,为血中气药,善于解郁,凡气郁血郁诸证用之最为合适。与其它辛湿气药,燥烈耗气,易于动火者不同,亦与木香气味若劣,通气者不同。香附开郁散气而和血脉,不但妇女和调气血常用之,即男子气血不和者亦用之为佳。香附延胡索,散瘀止痛,当归、川芎、风仙花:活血调血相配合,则气血流畅,药力易于运行。*芪、甘草、白术补肺健脾,兼壮全身之力。全身皆壮,肝肾亦随之健旺,局部与全身相互促进。与大量壮补药中加入苦凉木通,以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既监制诸药辛燥,也反佐补益药过于固涩。

2、抗骨质增生丸


  熟地45、鸡血藤30、骨碎补30、鹿含草30、狗脊24、独活24、海桐皮15、焦三仙15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利气止痛


  治疗:一切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为肾气衰减,退化而致,往往因风寒湿热邪侵而增剧,故大剂补肝肾的同时兼治痹证。熟地、骨碎补、鹿含草、狗脊补肾;鸡血藤补血祛风;羌活、海桐皮、独活祛风寒湿痹,补肝肾药往往碍胃,加焦三仙以化滞助消化。

3、劳损丸


  当归60、*芪50、鸡血藤、白芨50、血竭20、儿茶30、羌活20、独活20、紫河车30、阿胶珠30、桑螵蛸30、土鳖虫30、续断30、骨碎补30


  功能:补气血、强筋骨


  一切劳损、腰痛、肩周炎等均治疗。

推荐相关书籍: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更多独家的中医秘术,扫描保存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