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比较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7807.html导语:肌痹(dermatomyositis),属于五体痹之一,临床以肌肉疼痛,麻木,甚至肢体痿软无力、关节活动不利为主要特征。发生与外感风寒湿、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有关。如果病情轻浅,一般预后良好,如果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肌肉萎缩,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本病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疾病。
01该疾病的基本致病原因
1、外感风寒湿
脾气不足,卫外功能不固,风寒湿邪侵犯肌肤,阻闭气血,脉络不通,发为本病。
2、饮食不节
平时饮食不加节制,暴饮暴食,或者平时偏嗜、生冷、肥腻、油炸、过甜食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气血不足以充养肌肉、腠理,外邪容易侵入机体,发为本病。
3、劳倦过度
平时过于劳累,或者长期卧床,脏腑经络机能下降,特别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充养四肢肌肉,缺理,外邪容易侵袭,发为本病,
02该疾病的典型症状有以下几种
1、多发性肌炎
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本病感觉障碍不明显,腱反射通常不减低,病后数周至数月可出现肌萎缩。
2、皮肌炎
儿童发病率与成人相仿,儿童男女相当,成人女性多见。皮炎可在肌炎前或与肌炎同时出现,肌无力表现与多发性肌炎相似,皮肤改变与肌炎表现同在。
03该疾病的阶段检查及具体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等。患者可有轻度贫血、白细胞增多,血沉和C反应蛋白可以正常或升高。
2、肌酶谱检查
包括肌酸激酶、醛缩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等。炎性肌病中,肌酶水平一般都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肌酶升高对于炎性肌病的诊断并不具有特异性。
3、自身抗体检查
包括肌炎特异性抗体和肌炎相关性抗体两大类。有抗体抗Jo-1抗体、抗SRP抗体、抗Mi-2抗体、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其中抗Jo-1抗体最常见也最具临床意义。
(二)影像学检查
X线、CT、MIR
CT可以很好地区分正常肌肉和病变的肌肉,用于判断病变范围。而MRI能够检侧出早期和轻微病变或小范围病变,可以监侧炎性肌病对治疗的反应。
(三)病理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
对于确诊炎性肌病必不可少,这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可发现肌纤维变性、坏死、肌萎缩与再生,肌纤维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小血管阻塞,毛细血管内皮增生等病理改变。
(四)其他检查
1、肌电图
对于判断骨骼肌病变的分类、范围和严重性有重要价值。肌电图改变无特异性,但能区分神经源性和肌肉源性改变。
2、心电图
可以检查心脏是否受累。
04该疾病的诊断原则及具体诊断方法
(一)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肌肉疼痛,麻木,甚至肢体痿软无力、关节活动不利等临床特征,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即可诊断。此外需要与中风、皮痹、着痹加以鉴别。
(二)鉴别诊断
1、肌痹与中风
中风往往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意识不清,伴有肢体麻木不用,甚至肌肉萎缩。肌痹一般无口眼歪斜、意识不清。
2、肌痹与着痹
着痹肿痛多在关节,肌痹肿痛都在肌肉。着痹虽身重肢沉,但无痿软无力。
3、肌痹与皮痹
皮疹单独发生,以皮肤改变为主,可见皮肤水肿,变色,或有红斑鳞屑性斑疹。肌痹者虽可有皮肤肌肉肿胀但无皮肤变色。
05该疾病的治疗原则及对应的治疗方法
(一)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要标本兼顾,虚实分明。初期多为风湿*邪雍盛,治疗宜祛邪解*;中后期为虚证,治当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同时在各期应加通络和营养之品,以达到营血调和,经络畅达的功效。
(二)对症治疗
1、*热炽盛证
(1)如果出现便秘的患者,可加用大*等。
(2)如果出现血热发斑的患者,可加用玄参、生地*等。
(3)如果出现高热,口渴,汗多的患者,可重用石膏,加用金银花,连翘等。
(4)如果出现恶心,呕吐*水的患者,加竹茹,紫苏叶等。
2、湿热蕴结证
(1)如果出现疼痛明显的患者,可加用姜*、海桐皮等。
(2)如果出现胸脘胀闷,肢体重着,肿胀的患者,可加用厚朴、茯苓、泽泻等。
(3)如果出现在长夏雨季,可加用广藿香、佩兰等。
3、阴虚内热证
(1)如果出现腰背酸软,肌肉瘦削较明显的患者,可加用狗脊、续断、肉苁蓉等。
(2)如果病久阴损及阳,出现畏寒,阳痿,小便清长的患者,可加用紫河车等。
4、气血亏虚证
(1)如果出现面色少华,心悸气短的患者,可重用*芪,加用枸杞子、龙眼肉等。
(2)如果出现少气懒言,活动后气喘的患者,可重用*芪,加用五味子、麦冬,或加西洋参等。
(3)如果出现肌肉萎缩日久的患者,可加用制马钱子等。
(三)药物治疗
1、湿热蕴结证
(1)方药:宣痹汤加减。
(2)常用中药: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薏苡仁、半夏、蚕砂、赤小豆。
(3)中成药:四妙丸、湿热痹片、滑膜炎片。
2、阴虚内热证
(1)方药:知柏地*汤加减。
(2)常用中药:知母、*柏、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3)中成药:知柏地*丸、六味地*丸、杞菊地*丸、麦味地*口服液。
3、气血亏虚证
(1)方药:十全大补汤或补中益气汤加减。
(2)常用中药: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芪、升麻、柴胡、陈皮。
(3)中成药:人参养荣丸、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贞芪扶正颗粒。
4、阴阳两虚证
(1)方药:阳虚为主可用阳和汤或附子汤加减;阴虚为主可用六味地*汤或大补阴丸加减。
(2)常用中药:麻*、炮姜炭、甘草、熟地*、鹿角胶、肉桂、*参、白术、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龟甲胶、*柏、知母。
(3)中成药:金匮肾气丸、龟芪参口服液、防衰益寿丸。
(四)其他治疗
针灸治疗
1、体针
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曲池、肾俞、阳陵泉、肩髃、委中、承山穴。针用平补平泻,主要用于病情较久及气血不足肌肉萎缩患者。
2、耳针
取穴肺、脾、肾、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肩关节、膝、臀。每次选取5~6穴,王不留行贴压,左、右耳交替。
06该疾病的心理护理及饮食管理
(一)心理护理
1、本病病程缠绵,反复发病,患者常因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下降而心情忧郁,应避免不良情绪。
2、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治疗。
(二)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舒适、干燥、通风。
2、处于重度炎症急性发作期,肌肉疼痛较甚,应绝对卧床休息,不应鼓励做肢体自主运动。
3、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肌肉麻木或伴有萎缩患者,要定时变换卧位,协助其进行肢体活动,以防止肢体功能受损。
(三)饮食建议
1、湿热阻络证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的蔬菜及水果。多饮水,或用玉米须、丝瓜络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湿功效。
2、阴虚热郁证饮食宜偏凉。
3、口干咽痛的患者应多饮水,多食润燥生津食品,如番茄、荸荠、甘蔗、菠萝、百合、杨梅、柿子,以及瘦猪肉、牛奶、甲鱼、白木耳、花生等。
4、大便干结时,应多食粗纤维食物,也可按医嘱适当予以缓泻剂。
07该疾病的一些常见预防措施
1、夏季也不可贪凉,不宜使用竹席、竹床,避免冷水中游泳等。
2、注意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
3、生活要有规律,防止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4、饮食宜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扶正固本,促进机体康复。
结语:本病预后与病邪轻重、体质强弱,治疗及时与否有关。病情轻浅,一般预后良好,如治疗不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肌肉萎缩,严重的可危及生命。少数病例,如果治疗不及时,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肌肉萎缩瘫软,严重的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