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患者朋友咨询,说时常受到胃胀气的困扰,尤其是经历了节假日的大快朵颐后或者情绪不好时,胃胀气的发作更为频繁和严重。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且较为典型的一种胃胀气——郁怒型胃胀气。
这一类胃胀人群,通常情况下会在情绪低落、激动或发怒时,胃胀、食欲减退、腹部胀满的问题会加重。
而导致郁怒型胃胀气的病因,以肝郁脾虚最为多见。
情绪不良胃胀加重,多半是肝郁脾虚!
中医将我们的胃称为“水谷之海”,指的是胃是消化饮食物的主要脏器,而胃以降为和,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后需要向下输送,也就是说胃气下降才能平和。
如果不降,胃气停滞就会上逆,出现脘腹满闷不舒,还伴有嗳气、食量减少等表现。好比鱼塘的水,只有一进一出保持平衡,才能使得水不至于长期淤积而发臭,也不会因为流进来的水多,流出的水少而导致溢出。也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讲:“浊气在上,则生胀;清气在下,则生飧泄。”
乐启生中医团队临床实践发现,该病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同时与肝的关系密切。因为肝的主要功能是疏泄,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的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体内气机通畅,气血调和,反之,气机紊乱,肝气失和殃及到脾胃,影响脾胃运化水谷的功能,就会导致胃气不降反升,从而出现胃脘胀满、疼痛、嗳气、反酸等症状。
而日常生活中,情绪不良如抑郁、焦虑、发怒等通常是导致肝郁气滞,肝的疏泄功能失调的常见诱因。诚如《景岳全书》所述:“怒气暴伤,肝气未平而痞。”《血证论》中也有记载:“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由此可见,肝与脾胃运化食物的过程息息相关。这类人群除了胃胀、嗳气外,还可伴有胃脘部疼痛,睡眠差,饮食减少,大便不畅等表现。
疏肝健脾、和胃降逆,摆脱胃胀困扰!
临床上,肝郁脾虚所导致的胃胀、嗳气等病症,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合丁香柿蒂散加减调理改善。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直接使用两方的原方,而应要根据实际的病情和辨证加减调整。
比如香砂六君子汤和丁香柿蒂散两方合用加减,以白术、茯苓、陈皮、姜半夏健脾祛湿,香附、砂仁醒脾和胃,厚朴、枳壳、乌药、小茴香、知母理气温中,丁香、柿蒂、竹茹行气降逆止嗳,莱菔根下气除胀满,甘草调和诸药。如果有失眠多梦的情况,则加合欢皮、酸枣仁、煅龙齿养心安神;如果情志不畅者,可加莲子心、佛手、玫瑰花疏肝解郁;若脾虚便溏者,加芡实、白扁豆、*芩、薏苡仁祛湿涩肠止泻。
病例分享
46岁的贾女士,自述胃胀、打嗝2个多月,于饭后及情绪不佳时加重,并伴有食欲差,反酸,多梦易醒,口干,大便干结,体质量减轻;观其舌可见舌体胖大,舌苔*稍腻。结合症状、舌象等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肝胃失和,故治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
拟方:麸炒白术、茯神、陈皮、姜半夏、香附、砂仁(后下)、厚朴、麸炒枳实、郁金、乌药、盐小茴香、盐知母、莱菔根、柿蒂、煅瓦楞子(先煎)、刘寄奴、炒神曲、炒麦芽、甘草片。1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服上方后,贾女士诉打嗝、嗳气症状减轻,仍有胃胀,反酸,口干,白带增多;观其舌可见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上方加麸炒薏苡仁,嘱继续服15剂。
三诊:此次来诊,贾女士诉嗳气症状已止,胃胀和反酸明显缓解,故效不更方,嘱按二诊方继续服30剂。药后随访了解到胃胀、反酸、多梦易醒等症悉除。
在这一案例中,贾女士的症状为肝郁脾虚,肝胃失和所引起。肝胃之气上逆,则嗳气不止;脾失健运,痰饮内停,胃气不降,则可见胃胀、反酸;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故见食欲差;胃不和则卧不安,因而出现多梦易醒;脾虚无力升举,津液不能上达濡润,则见口干;脾胃气虚无力推动,故见大便干,故用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益气,加郁金、乌药疏肝理气;加厚朴、麸炒枳实消除胀满,荡涤积滞便秘;盐小茴香、盐知母、莱菔根、柿蒂消除胀满,降逆止嗳;煅瓦楞子、刘寄奴制酸;炒神曲、炒麦芽消食化滞。二诊时虽嗳气症状减轻,但白带增多,可知湿邪困厄,故加麸炒薏苡仁健脾祛湿。诸药配伍,在健脾和胃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之品,使疾病得愈。
事实上,日常生活中,过于突然、强烈或长期的不良情绪,超越了人体生理和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往往可使脏腑精气损伤,机能失调,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如果不重视这一点,长此以往不仅可能症状加重,还可能会诱发其他病变,正如郁怒型胃胀,初期为肝的疏泄功能失调,后逐渐发展至累及脾胃,导致脾胃的消化出现问题。因此,早期重视,及时调理至关重要,并且无论是早期,亦或是慢性反复发作,都应重视体内各脏腑之间的联系,从而从整体上进行调理,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