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中医段富津治痛风的方子湿邪风邪一把抓,痛快 [复制链接]

1#

现在,我给你讲一讲,中医老前辈治疗痛风的案例、验方和经验。我敢说,从这里面,我们会长一些见识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杏林前辈段富津教授。

段师生于年,卒于年,他生前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也是我国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段师在中医方剂学的研究、教学方面,在全国范围有重要影响,被誉为“一代方宗”。他从19岁开始悬壶济世,历时70载,积累了丰厚的临床经验。

有一次,段师遇到一个患者。这个患者很有意思。

此人为男性,年52岁,形体肥胖。这一天,他应朋友之邀,来到某饭店吃火锅。大家吃喝尽兴以后,来到户外。当时正值5月,风挺大。这人刚刚因为吃饭出了一身汗,现在又被风一吹,感觉到十分凉爽舒适。

但是,回到家以后,问题就出现了。他多个关节走窜性疼痛,尤其是自己的右侧腕关节,疼痛非常剧烈。同时,感觉到身体发热。

“坏了,是不是痛风犯了”?此人琢磨着。因为他早些年,就曾经被诊断为痛风,但是经过治疗后有所好转。

后来,此人求治于段师。刻诊,见舌红,苔*,脉滑数。

段师斟酌再三,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茵陈20克,茯苓20克,羌活15克,秦艽15克,苦参15克,薏苡仁30克,葛根15克,川芎15克,防风15克,汉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海桐皮15克,炙甘草15克,姜*15克,5剂,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浑身走窜性疼痛大大减轻,而且右侧手腕关节肿痛消失。

后来,段师根据上方,稍作加减,前后经过2个月的调治,诸证悉平,而且未曾复发。

这个验案,老实讲,我写得还算是简单了。我们就从这个简单的叙述中,找一找宝贵的经验。

其实,我最初拿到这个经验的时候,脑海中第一个反应,就是它太符合当下痛风患者的真实情况。

临床观察,有大量的痛风患者,其发病,就是在一顿吃喝以后,来到室外,被风这么一吹,受环境影响而发病。

什么意思呢?首先,这类人体内是有湿热之邪的。这个湿热,在平时可能还没有兴风作浪。但是当人体为外部的风湿之邪所侵袭的时候,就会引动内部的湿邪,两者相呼应,湿热之邪就不老实了,充斥到筋骨经络,形成关节剧痛。同时,外受的风邪又会导致肢体的走窜性疼痛。这样一来,就形成了类似上文患者的状态。

此类人,因为体内有热,所以舌红苔*,脉数。因为有湿,故而脉滑,苔可能会发腻。湿热蕴于肌体,所以可能会感受到身体发热。

总之,就是外头的风湿之邪,引动了体内的湿热之邪,两者里应外合,让患者发病。

我之所以把这番道理强调出来,原因是当下正值冬季,吃火锅这个事儿,挺普遍。这里头,就有大量的痛风患者。吃完了,一身汗,出来再被风一吹,就容易出问题。有很多人就是这么发病的。我们一定得注意这个事儿,警惕这个事儿。

那么,面对这个情况,段师是如何应对的呢?我再把段师用到的配伍复述一下:茵陈20克,茯苓20克,羌活15克,秦艽15克,苦参15克,薏苡仁30克,葛根15克,川芎15克,防风15克,汉防己15克,威灵仙15克,海桐皮15克,炙甘草15克,姜*15克。

这个配伍,其实是当归拈痛汤的加减化裁。当归拈痛汤是中医的老方子了,源于《医学启源》。它的特点,就是外散风邪,内消湿热。就段师的组方来看,就是防己、茵陈、苦参、薏苡仁、茯苓来清内部的湿热,羌活、秦艽、葛根、防风来驱散外部的风湿。这就是内外分消。

在这个基础上,姜*、川芎活血化瘀、海桐皮和威灵仙祛风止痛。这就是基本意图。

当然了,我说这个,还是比较简单的。这里有一些更细致的学问,我来不及说了。比如说这里头威灵仙和羌活两味药,就有学问。这两味药,都是对上肢比较敏感的,所以用于治疗患者手腕疼。你看说《金匮钩玄》里就说:“在上者,加羌活、灵仙”。

这个配伍,我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这是一个临床的经验,通过内外兼顾之法,对体内蕴有湿热,同时又外感风邪的痛风患者较为有效。它比单纯地清热利湿之剂,更符合患者的病因病机。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