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01/4438675.html文章飙搏万里朗诵小君本号文章皆系独家原创作品,欢迎转发朋友圈。媒体转载,请联系本文编辑获得文字授权。转载请注明出自“梧桐树下读书会”。字字皆辛苦,谢谢您的支持。古人有一种说法,秋,愁也;愁,心之秋也。把秋与愁完全联系在一起,这一点我是不敢苟同的。说起秋天的好处,简直太多了。林语堂曾说过,春天娇媚,夏天热情,冬天寒冷,只有秋天纯熟、温和、稳重。他在《秋天的况味》写道:“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林先生确实是高手,短短几句话,把秋天的色香味概括出来了——月色、桂香、美味。
江南水乡的秋季,是人间天堂,既有绝佳的美景,也有最好的美食。茭白、莲藕、鲈鱼、石榴、核桃、螃蟹……诸般时节鲜品,令人垂涎。
在蟹膏鲜味抵临之前,鸡头米携着乡村水塘的清韵,悄然而至。初秋时节,院中秋蝉鸣噪,在这褥暑未褪之际,能消虚热之气者,莫过一碗甘美细糯的鸡头米。苏辙《食鸡头》诗中便言:“东游尘土未应嫌,此物秋来日常食”。太湖水乡的鸡头米除烹煮之外,还有一种考究的吃法。将其置入铁壶沸水中,片刻便可盛出,附以冰糖、桂花,当它一颗颗地抵达舌尖时,这般软糯清甜,在味蕾泛起层层涟漪,隽雅无比。郑板桥情不自禁的形容道:“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赛珍珠圆。”“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众人知”,这句话一猜就知道是莲藕。莲藕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古往今来就是江南水乡的一道美味。
有的地方喜欢把猪肉骨头和莲藕放在一起炖汤喝。而我们这里更喜欢将莲藕和桂花、糯米一起制成桂花糯米糖藕。清脆的莲藕、香软的糯米和香气浓郁的桂花融合在一起,便成了无数江南人萦绕心头的一道美食。
和鸡头米、莲藕一起的几种水生食物,包括茭白、水芹、茨菰、荸荠、莼菜、菱角等,加起来叫“水八仙”,其中大多在秋天上市。老祖宗说:不时,不食。对于江南人来说,食物就是季节,既然老天成心赐给这么富足的物产,好好享受便罢。如果有哪种时令菜没有吃上,那老太太或老先生便要叹息,“好像今年的日子过得有点不舒畅,总是缺了点什么东西。”
板栗,是这个季节当仁不让的秋味。一个个,红褐色外皮,鼓涨圆润。手插进小山似的栗堆中,捞一把,冰凉,瓷实,爽滑,像极憨厚的秋天。所谓,栗子一出,秋天坐实。
当板栗被摆上城里的摊位,从此秋日的每周菜单上,栗子烧鸡必不可少。用菜刀尖,以巧劲,将栗子分别斩一小豁口,沸水煮开,关火,趁热一只只捞出,再用菜刀尖,沿着原来的豁口撇进去,在砧板上轻叩,壳、皮皆尽。把热锅煸香,生姜、八角、鸡块同下,爆炒至水干,加盐、老抽,滚水没过鸡块。稍后加入栗子同焖。临起锅前,大火收汁。
秋天的餐桌上,但凡有这道家常菜,小孩势必多添半盏米饭。实则,这道菜的精华在于板栗。栗子的甜糯里,融进了鸡肉的香,所谓素菜荤烧,滋味殊异。最先吃完的,总是板栗。
中秋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小时候哪怕日子再苦,几块精致的老月饼是一定要有的。
与一般月饼不同,家乡老月饼皮层酥松,色泽美观,馅料肥而不腻,口感松酥。月饼分甜、咸两类。甜月饼的制作工艺以烤为主,馅料一般用松子、红丝绿丝、椒盐、豆沙等制成。而咸月饼则以烙为主,品种有火腿猪油、香葱猪油等。
品尝过无数个各式月饼之后,才发现所谓好吃,一半是月饼本身的味道,另一半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的温暖回忆。
入秋,不得不说起螃蟹。这个属于秋季的风物,实在是携带着快乐而来的。它是特意为人间增趣的,吃螃蟹本身就是一种趣味。
古代许多名人就是螃蟹“吃货”。苏东坡边吃边感叹:“左手持蟹螯,举觞瞩云汉。天生此神物,为我洗忧患”。陆游的“蟹肥暂擘馋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比苏东坡描绘得更为形象生动。想到陆游为蟹肥暂擘馋涎堕,不觉口水已至。更是巴不得钻到红楼梦三十八回中吃蟹赏菊、饮酒赋诗。
做螃蟹是简单的事情,洗净,上锅。大火蒸十五分钟,然后调料,蘸料细品。
但吃螃蟹是不能心急的,得慢慢一点一点地剥开。有时候两只螃蟹,认真地吃下来,还会有点累的感觉。自古至今,吃螃蟹都是一件讲究的事儿,很多与其有关的工具,应运而生。
不过大闸蟹属凉性,所以我们吃的时候会配上一些*酒,可以暖胃。吃完大闸蟹后,再来一杯暖暖的姜茶,驱散蟹的凉性。
秋天是随着风而来的。仲秋季节,江南大街小巷的微风中开始弥漫起桂花的香气。
桂花的食用价值很高。早在屈原《楚辞,九歌》中就有记载:“援北斗兮酌桂浆”。后来人们用它来制成桂花糕、桂花粥、桂花栗子、桂花山芋等保健食品。我最喜欢的桂花食品还是那碗桂花糖芋艿。桂花糖芋艿的做法并不复杂,但想煮出一碗地道口味的桂花糖芋艿,是很讲究慢工出细活的。只有用小火慢慢熬煮,直到桂花完全入味,芋艿中也完全渗透桂花香味的时候才能起锅。芋艿雪白粉嫩,口感细软。用红糖煮出的汤汁颜色鲜亮诱人,加入少许桂花,香气四溢。秋风乍起的夜晚,喝上一口桂花糖芋艿,整个夏天带来的暑躁之气顿时消弭于无形。江南入秋后的山里满目秋实,农家的房前屋后往往种植几棵桔子树。寒露刚过,桔子就由青转*,如繁星般闪亮在苍翠的枝叶间。成熟的柑桔被剪刀轻轻剪下,堆放在箩筐里。除了择个头较大、品相较好的拿到集上去卖,大多数留下来食用。拿过一只桔子,剥开松软的外皮,果皮中的汁液飞溅出来,散发出浓浓的桔香。掰一瓣果肉塞进嘴里,轻咀慢嚼,甜中带着酸,越嚼越有味。柑桔还没有摘完,柿子便迫不及待地亮相。一场薄霜染过,柿子由青变*再变红,门前的柿子树挂上了一盏盏红灯笼,看着十分喜庆。拿一根端头剖开的长竹篙,对准枝桠轻轻一扭,沉甸甸的柿子就卡在竹篙岔口里。摘下的柿子红彤彤、软乎乎的,轻轻剥开,爽滑甘润,从嘴里一直甜到心里。地里的花生、红薯,也赶在秋天里登场。花生埋在地里,用锄头刨出来,连壳扯下,洗净晒干后,可以连壳用盐水卤,再用清水煮,做一盘水煮花生;或者剥成花生米,用香油爆炒,脆香可口,都是一盘下酒的好菜。红薯埋在土里,赶在霜降前刨出来,储藏在地窖里。红薯的吃法较多,秋季里最受青睐的吃法,当数烧烤了。将生红薯放进灶膛里,或者埋在农家山地边火堆里,利用未熄的草灰余火,将红薯烤熟。熟透的红薯吹去灰烬,剥去焦皮,露出浅*色瓜瓤,散发出香喷喷的热气,吃在嘴里,软滑甘甜,沁人心脾。再加上各种瓜果,一整个秋天都是丰富的。丝瓜,南瓜,冬瓜,苦瓜,一应在田间地头。这些好种的瓜,只要是丢下几粒种子,在路边也能结出果实。
至此,各种秋日美食在脑海中上演。
俗有“咬春,吃秋”的说法,吃在秋天,是身体的需要,也是顺应时节。汪曾祺说:“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并非是馋嘴,而是深有渊源。
在秋天,笔端下有许多想要表达的。光是吃秋,就有着写不完的片段。柿子红了,桂花香了,山楂熟了,稻谷*了。一切与人间有关联的事物,都在秋天里,生出它自带的芳香。
请上期公布的留言获奖者,联系编辑。谢谢!
梧桐树下读书会,
一个坚守内心的本真,
且与世界温柔相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