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父亲铜川姜赵军 [复制链接]

1#

温馨提示:7月19日星期一铜川不限号

我的父亲

如果你在小城看见一个背驼的和弓一样,光秃的头顶长满了老年斑,古铜色的脸上刻满了皱纹,反背着双手,惙然踱着碎步,羸弱的风都能吹“散”的老人,他便是我的父亲。

眼前的父亲和我童年记忆里的父亲判若两人,似曾没有任何关联。童年的记忆,睁开眼睛时朦胧,闭着眼睛时清晰。也不知道对父亲的记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只记得年轻时的父亲中等个儿,清矍干练,仪态周正,风致整峻,和村里的同龄人有点不一样的地方。

爷爷在民国的衙门里做过事,加上家道殷实,对子女的教育很重视。父亲一九六零年毕业于*陵县高中。那时的高中毕业生地位不亚于现在的和院校本科生。父亲的同学都吃了国家饭,成了国家干部,父亲因为成分的原因,回村当了农民。

我小的时候很贪玩,在家里到处翻箱倒柜。母亲的衣柜成了我的百宝箱。我在衣柜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包*柄的银针,不知道它是针灸用的,给自己留了两支,其他的都分给了要好的小伙伴。父亲发现了,把我训了一顿。那是父亲的理想啊!他原来想当一名医生。那时候家里还有几本中医书籍,现在才明白那是父亲自学医学用的。可在那个唯出身论的年代,谁能让一个阶级敌人的儿子给自己看病啊。父亲的医学梦就这样昙花一现默然寂灭了。

父亲的文化还是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些许变化。公社给村里分配了一辆手扶拖拉机,全村的人都来围观。可让谁开谁都不敢应承。这时人们想起了村里唯一的高中生——父亲。公社拖拉机站的师傅给父亲培训了一会儿,父亲就开着拖拉机在村里饲养室的院子里转圈了,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惊诧的瞪圆了眼睛。我觉得父亲好伟大!父亲从此成了一名专职的拖拉机手。近水楼台先得月,父亲开拖拉机,我总缠着要坐拖拉机。有一次父亲开着拖拉机给村子里拉粪,粪土装的比拖拉机车厢还要高,父亲觉得不安全不让我坐。拖拉机开动了,我就爬车坐了上去。父亲停下了拖拉机,硬把我抱了下来。我觉得得太没面子了,觉得父亲太过分了,我就哭着当众叫着父亲的名字骂出了最粗俗的话。父亲没有理我,开着拖拉机走了。晚上父亲回到家里就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到了上学的年龄了,家里人才觉得该给我取一个大名了。那时上学凳子都要自备。父亲亲自动手给我做了一个结实的凳子,用毛笔郑重其事的在凳子的背面写上了姜志宜三个字。姜志宜?啥意思?那时也没想过,我就是姜志宜了。有一个远方亲戚来我家,他说母亲姓赵,父亲姓姜,就叫我姜赵*吧,长大了当兵去。我觉得一下子就说到了我的心里。那时我对*人是多么崇拜啊!当兵,一条金光大道在我眼前幻现出来!我撕掉了写着姜志宜的生字本的封皮,虔诚的写下了姜赵*三个字。对于我的更名,父亲从来没说过什么。不过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来都没当着我的面叫过这个名字,他总是叫我的乳名。

饥饿伴随了我的童年。农村实行人民公社生产队的日子里,生产力水平底下,全村的人劳作一年收获的粮食很有限,大多数还都贡献了公粮,留下的就寥寥无几了。粮食按工分分配。文革开始后爷爷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父母和别人出一样的工却不能同工同酬,家里分的粮食常常不够吃。有一年秋天,我饿急了又哭又闹,母亲就像变戏法一样,从一个瓦罐里取出了一个熟玉米盯着让我吃,吃完了给我把嘴巴擦干净,把玉米芯扔到炕洞里,告诫我出去千万不能说吃玉米的事。我懵懵懂懂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可母亲的神态让我意识到这件事很严重。现在才知道,当年的玉米是父亲偷生产队的。一个历史反革命的儿子偷了人民的玉米棒子,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这要是让人知道了,那会是怎样的灭顶之灾啊!

一九七五年,邓小平复出了,他开始拨乱反正,整治文化大革命。爷爷平反了,摘掉了历史反革命的帽子,农村的成分也不那么重要了。

一九七九年,农村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获得土地经营权的农民焕发出了对土地的巨大热情和对生活的无限期望。

家里承包了十几亩土地,父母早出晚归精耕细做。春尽夏至,天一天比一天热,麦子一天比一天高。在夏风吹拂骄阳催促下,麦子眼看着一天一天泛*了。微风徐徐,连片的金*色麦浪在田间翻滚荡漾,空气中弥漫着麦香之味。农民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麦熟杏*秀女下场。收麦是龙口夺食的季节。在这个时节里,雷雨多发,不抓紧时间抢收,眼看到手的收成可能就被雷雨祸害了。这时候,所有的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只要能动的都加入到抢收的行列里。学校也放了农忙假。小孩子在麦田里,村庄边捡麦穗,大孩子帮家里收麦子。收麦子除了镰刀以外,还有一种衫麦杆子的农具。其形状像一个大簸萁,簸萁口上装着锋利的刀刃。父亲的腰间用绳子拖着一面六尺见方的苇席,把麦子钐倒放在苇席上拖着往前走,我跟在父亲的身后拉耙,把遗漏的麦子用耙收拢在一起倒到苇席上,等苇席上的麦子堆满了,我和父亲一人拉起苇席的一个角,把麦子一堆一堆倒在地上。父亲身体瘦弱,气力小,钐一会儿就要停下来喘一会儿气,擦擦汗。一个上午,我和父亲配合着收麦子,几乎不说一句话。快到饭点了,我们就停下收割,准备把收好的麦子运回去。我和父亲开始装架子车。等车厢装满了,我就上到架子车上整理麦子,父亲用麦叉继续向我脚下扔麦子,装的麦子的高度有两米多高,长和宽都是车身的两倍左右。然后用绳子把麦子捆结实。捆的时候我在车顶喊号子“一二”,同时用力把绳子向上一提,父亲一只脚蹬着车帮应着我的号子把绳子一紧,一努劲,他瘦小的身子就索成了一团。从麦地到打麦场是上坡路,把牛套好,父亲架着车辕我牵着牛,拉着车向回走。我成年后也常在龙口夺食的日子回家帮父亲收麦子,我要架车辕,让父亲牵牛,父亲怎么都不肯。在他的眼里我永远都是孩子,是配角,架不了车辕。上午我和父亲收麦子的时候,母亲在摊场,把麦子均匀的摊开让太阳晒。摊好后回家做饭。中午翻场,把摊好的麦子上下翻个过,让太阳晒透。下午碾场起场。牛拉着辘碡,父亲一手拿着牛鞭,一手牵着牛缰绳,腋下还夹一个用藤条编的罩滤在麦子上面一圈一圈的转着,随时准备接牛粪。我和母亲把场下面的麦子翻到上面等待下一轮碾压,直到麦草碾碎了,麦穗上的麦粒也就完全脱落了。最愁的就是起场了。把麦草用麦叉收拢到一堆,把混着麦糠的小麦粒圈成一堆。天气好,还好说。有时候起场的时候天边乌云密布,远处传来了沉闷的雷声,这时候就是真正的龙口夺食了,如果在暴雨来临前场还起不起,麦粒就会被雨水冲走。每当这时候场起早的人家,当天没有碾场的人家都会主动的伸出援手,帮忙起场,没有感谢的话,只有麦叉在人们的手里急促的翻飞。场起起后接下来就是扬场。扬场是个技术活。用木掀把混着麦糠的小麦扬向空中,风把麦糠吹向一个方向,小麦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另一个方向。父亲每向上扬一掀,就伸长脖子抬头看看掀尖。有时场起了,却没有风,就得等风,运气不好得等到半夜。父亲扬场的时候我就配合着用扫帚扫飘落的麦糠,落下的麦粒打在草帽上啪啪啦啦响个不停。场扬好了,我和父亲都累的没有气力了。我躺在柔软的麦草上,仰望着满天闪烁的星星,仰望着满场的萤火虫拖着绿色的灯盏飞来飞去。腰酸背痛,脑海里一片荒空,想想点什么,却什么都不想。父亲躺在我的身边,谁也不说一句话。

包产到户的时候,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抓阄分配。我家分到一辆架子车和一头瞎了眼睛的公驴。那时候牲口是耕种的主要动力。瞎驴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父亲把瞎驴养了一年多就卖掉了,从*陵县田庄镇买回了一头皮包骨头的母牛。母牛身子很弱,也不好好吃草料。父亲听人说把螃蟹炒*给牛吃了牛就肯吃了,于是他每天中午就去五里地以外的小河里抓螃蟹。这个土方子还真起了作用,牛变的肯吃了。父亲对牛精心饲养,每次从地里回来,都要捎带的给牛割一捆青草,每天晚上都要起来给牛添两次饲料。在父亲的照顾下,牛一天天变得健壮起来,毛皮油光红亮的。过了一年它生下了一个牛娃,第二年又生下了一个,小牛长成了大牛又生了小牛,家里的牛最多的时候大小有五头之多。这可把父亲乐坏了,也把父亲忙坏了。假期回到家里,我总是帮父亲忙。我和父亲一起铡青草。父亲向铡刀口入青草,我压铡把,在噌噌的响声中,一会就把草铡完了。我想学“入”草,父亲怎么都不肯让我学,他怕把我的手铡了。我和父亲一起出牛圈,父亲负责挖牛圈里的牛粪,我负责用架子车往外运,觉得牛给我们这个贫穷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父亲总是闲不住,就像一个陀螺不停的在转。从地里收工回到家里,母亲做饭的时候,父亲不是喂鸡喂猪,就是喂牛。吃完饭母亲洗锅的时候,父亲就拉着架子车去拉垫牛圈的土。然后和母亲出工下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即就是在炎热的夏天,太阳炽烤在身上火辣辣的疼,父亲也没有睡过午觉,也没有躺下小歇过一会儿,在他的眼里总是干不完的活。

和所有农民一样,父亲有赶集的习惯,农事不忙的时候,步行二三十里山路到集市转转,了解猪牛的行情,看看热闹,捎带的买一点生产生活用品。有一次他去田庄镇赶集,刚到集市就有一个陌生人和他搭讪。他说他孩子病了,他钱在银行存着,银行还没上班,取不出来。他说他有一根金条,先押在父亲这儿,让父亲把身上的钱先给他,等银行门开了他取了钱就来给父亲还钱,取回自己的金条。父亲说给娃看病要紧,就把自己身上的钱都给了他,然后站在原地等他来还钱取金条。等到天黑那个人也没有来。回到家里父亲给母亲讲述着事情的经过,还惴惴不安地说,他走了,人家来取金条找不到他该多着急啊。父亲对母亲说,要是那个人打听的找上门来了,就把金条还给人家,然后把金条藏在家里最安全的地方。过了几天五里镇逢集,父亲把金条拿到学校让我看,问我该怎么办。我一看,哪是什么金条啊,就是一块*铜,上面刻了“米金”两个字。我说父亲受骗了,他还似信非信的。两只眼睛直愣愣的望着我!

父亲一生干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箍了四个窑洞。爷爷留给父亲的只有一个又小又黑的窑洞。家族里四家人挤在一个小院里,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矛盾。能吃饱肚子后,父母就动了箍窑从小杂院搬出去的念头。箍窑是从制砖坯开始的。箍四个窑洞用的几万砖坯是父母一把泥一把泥完成的。四个窑洞的窑馅土是父亲一个人一担一担挑到窑背上去的。父亲的腰现在弯成这样就是担窑馅土落下的病根。窑箍成后我上初中了,周末回到新家一看,新窑宽敞明亮,院子也很大。院子里像旗杆一样种满了桐树。父亲说等桐树长大了给他们做棺材板,我没有兄弟,给我减轻负担。父亲在生的同时早早就为死做准备了…...

钱紧。我上中学了,两个妹妹上小学了,都要花钱。家里的经济来源就是那几只鸡,外加一年养一头猪。过年的时候把猪杀了,给自己只留三四斤猪肉,其他的都卖了。娃娃们上学,化肥农药种子,用钱的地方多啊。为了供娃娃们上学,父母开始卖红薯。逢集的日子,母亲半夜就起来蒸红薯,父亲天还不亮就拉着一架子车红薯向五里镇赶,去的晚了就没有摊位了。从家里到五里镇一路慢上坡,等到五里镇父亲的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了。其实也没有摊位,就是街道边占一块地方,父亲找一块石头坐下,红薯框子放在他面前,他从不吆喝叫卖,默然地等着顾客来买。运气好了红薯能卖完,能卖二三十块钱,运气不好红薯卖不完,还得拉回去。买红薯的日子持续了七八年,直到我大学毕业。

现在还清晰的记得父亲送我上大学去的情景。父亲用架子车拉着我的行李去*陵县城坐去榆林的班车。从我家到*陵县城走的是修西延铁路时在半山腰修的一条简易公路,路上到处是拳头大小的石头,架子车走在上面磕磕绊绊的很不好走。那天父亲肚子一阵一阵的疼,他紧锁眉头,脸色苍白,过一会儿就要去路边的草丛中去拉肚子。到了*陵县,我说我自己去学校,不用父亲送了,父亲却执意不肯,他说我没出过远门,他不放心。其实父亲也没出过远门。一路上,怯生生的父亲领着怯生生的我。到榆林把我安顿好后,在学生宿舍过了个夜,父亲就返回了。返回的时候他还肚子疼,我不知道他是怎样从*陵县沿四十里山路把架子车拉回家的。

上了大学,时间慢慢的冲刷着我身上的泥土气息。宿舍的舍友都买了皮鞋,我也用二十八快钱买了一双榆林造的皮鞋,给鞋底钉了铁掌,走在楼道铿锵做响,好不神气!放假了,我把皮鞋擦的油光锃亮回家过年。回到五里镇那天正逢集,父亲给我说今天红薯卖了二十六快二毛钱,看着父亲手里的毛钞和脚上破烂的布鞋,我惭愧极了,听着皮鞋铁掌和路面的敲打声分外的刺耳,我为自己的虚荣心感到愧疚了。

我大学毕业一年后,我被调到母校宜君县第二中学任教,宜君县第二中学就在五里镇,父亲再不来五里镇卖红薯了,他觉得他卖红薯给他的儿子丟脸。

后来我调到县城工作,在县城准备修一院房子,请父亲来监工。我到工地一看,父亲哪是监工的啊,他变成小工了,又是搬砖又是搅拌水泥。我说你不用干,都承包给人家了,你监督让他们干好就行了,他却说闲着也是闲着,搭把手。

我结婚后父亲盼着能抱一个孙子,可妻却生下了妞儿。那时候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干部职工一家只能生一胎。生了女儿意味着再不可能有儿子了。父亲听说妻生了一个孙女以后,就像泄气的皮球,走到半路都不上地去了,破例在家里躺了一天。我和妻工作都忙,妞儿四十天的时候就送回农村老家了。把妞儿送回去后,父亲见妞儿亲的不得了,下地回来,不论多累,不是把妞儿抱在怀里,就是扛在肩头。把他想要孙子的念头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每次回到老家,见了父亲我叫一声“大”,他却不答应,笑眯眯的,嘴角翕动两下,接过我手中的行李扭头小步就走,给我带路一般。回到家里,像招待客人一般给我们倒水泡茶,根本不听我的劝阻。水倒好了,母亲张罗着做饭,父亲却不见了。到走的时候才发现南瓜,萝卜,白菜,大葱,米,面,油父亲准备了一大堆家里出产的特产,直到车的后背箱装不下为止,他恨不得让我把整个家都搬走!

有次回去,我和妻走到院子里,父亲从屋子里迎了出来,接过我手里的包的同时,在我身后朝大门外张望了一眼,然后仰起脸满眼疑惑地凝视着我。我说妞儿加班呢,没回来。他嘴唇翕动了两下,嘴里呢喃着,我听不听他说了些啥?

每次从家里走的时候,父亲却没有啥叮嘱,但总是把我送到大路口,伫立着,望着远去的汽车一动不动,直到他的身影在倒车镜里变成一个小点。

儿女给他买的衣物他总是藏在衣柜里舍不得穿,总穿着那被太阳晒的分辨不出颜色的衣服。新衣服,新鞋只有出门做客或者进城的时候才穿。有一点钱,总攒着,舍不得乱花一分。

父母年事已高,我张罗着给父母箍墓,这是迟早无法回避的事。我请先生看好风水,在村子里找了七八个帮工,在清明节破土动工了。父亲却不听劝,加入了帮工的行列和他们一起给自己箍墓。我不知道一个人给自己修坟墓墓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农村过红白喜事都要在院子里搭建一个帐篷,帐篷下摆上桌椅板凳,招呼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吃饭。我家院子里有一个大土台子,上面种着果树和蔬菜,占了院子很大的面积,只在大门正对的地方有一条可以进小车的路,显得院子平地很小。有次回家我发现父亲正在取院子里的土,扩大院子的面积。我问父亲为啥要取土呢?父亲说以后有啥事院子太小,倒腾不开。我心里一震,我明白父亲说的以后的事就是自己的丧事…父亲总是在一边活一边为自己的死做准备,甚至死后还在为儿女着想…想到这,眼角充满了泪水!

后来我把父母搬到了城里养老,父亲还是闲不住。他在城郊开垦了一块菜地,把菜地拾掇的绸缎一般平顺,萝卜,辣子,*瓜应有尽有,自己吃不完还送亲戚邻居。

在城里住一段时间,父亲就要回到老家住一段时间。他放不下那里的人,放不下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有他最初发的芽,那里有他一生扎下的根。

我在梦里总梦见父亲,总是梦见父亲弓着腰,仰着头拉着架子车的模样。出门在外,晚上我手机总不敢关机,我怕有啥事我第一时间接不到电话,又害怕我接到不祥的电话......

我又想起了我说过的那句话,愿上苍垂怜,父亲安好。父亲在,我还是一个孩子。

——(完)——

免责声明:

文中(部分)视频、图片、音乐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无法获悉作者和来源,原创网站或作者看到后请联系本平台,第一时间添加署名或删除。

英国浪漫主义画家笔下的甜美女郎和儿童这是国画中,最可爱的春天!*18岁献身艺术为画家做裸模一幅卖万元精美绝世之作:《西厢记》工笔连环画唯美油画:世界名画中的情人们!年画中的胖娃娃,太可爱了!牛年牛画:刻骨铭心的乡愁油画里的母爱,温馨、唯美......(一)十大名家画春,送给春天的你!自学成才的农民画家,画出了最美的女子—《END》—作者:姜赵*编辑:郝琦策划:馨月责任编辑:文正图片:何景辉值班:贺海燕排版:李娜校对:王芳推广:子轩实习:欣怡来源:铜川传媒网山城文韵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