溻渍法
编辑讨论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溻渍法是溻和渍两种医疗处理方法的合称。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前者相当于现代常用的湿敷法,因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两法合称之溻渍法。
目录
1历史记载
2操作方法
3主治病症
4注意事项
历史记载
编辑
元代齐德之的《外科精义》卷上载:“溻渍法,疮疡初生经一二日不退须用汤水淋射之。在四肢者,溻渍之”。并指出其作用原理“夫溻渍疮肿之法,宣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盖汤有荡涤之功,……此调疏导腠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也。”因本法要把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所以以四肢远端的疾患为宜。
操作方法
编辑
依据具体病证所选的药物煎汤,去渣后,乘热将患部浸泡于药液中,浸泡时间与次数据具体病证而定。
主治病症
编辑
外伤疼痛
*酒煎(《中医简易外治法》)鲜大蓟g(干者60g),*栀子g,*酒g。将大蓟和栀子放砂锅或搪瓷锅中,兑水5茶杯,煎开后再兑入*酒,稍煎1分钟,过滤取汁,用新毛巾2条轮蘸药汁溻渍患处,每日3~5次,7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活血止痛。主治跌扑摔伤,局部血肿作痛者。
雷诺氏病
回阳止痛洗药(《熏洗疗法》)透骨草30g,当归、赤芍、川椒、苏木各15g,生南星、生半夏、生甘草、川牛膝、白芷、海桐皮各9g。上药浓煎取汁,趁热将手指浸入药液浸渍,每日2次,每次1~2小时,每日1剂,15~30日为1疗程。功能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主治雷诺氏病。
疖
芫花椒柏汤(《疖肿的中医调治》)芫花、川椒各15g,*柏30g。上药共研细末,装纱布袋内加水~m
,煮沸30分钟,用软毛巾蘸汤溻渍局部,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化湿。主治疖、疔痈肿、毛囊炎等。
斑秃
海艾汤(《外科正宗》)海艾、菊花、薄荷、防风、藁本、藿香、甘松、蔓荆子、荆芥穗各6g。将上药水煎取液,用毛巾或纱布蘸取药液溻敷患处,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10日为1疗程。功能疏风清热。主治各型斑秃。
硬皮病
软皮1号(《中医外科学》)透骨草30g,桂枝15g,红花10g。
软皮2号(同上)制草乌15g,川椒、桂枝、艾叶各lOg。
上药各煎成药液,以毛巾或纱布蘸药液溻渍患处,每次30~60分钟。一功能温经活血通络。主治硬皮病。
化脓性骨髓炎
*连液(中西医结合杂志;5(10):)*连65g。上药加水ml煮沸3次,每次15分钟,将病灶全部浸浴入药液1~3小时,每日1次。功能清热解*化湿。主治指(趾)骨骨髓炎。
足跟骨刺
骨刺消(《大众医学);(5):37)米醋g。将米醋适当加热后溻渍患足,每次1小时,每日1次,15~20次1疗程。功能活血散结。主治足跟骨刺。
注意事项
编辑
1.药液温度要适中,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若药液已冷,可再加热后浸泡。
2.本法对四肢远端能浸泡着的病变部位,应用渍法,不能浸着的部位用溻法。
3.冬季应注意保暖,浸泡后要立即拭干,盖被保暖。
词条标签:
疾病,医学
中药溻渍疗法
-10-:59
中药溻渍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仅用于外科,亦被用来治疗多种内科疾病,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明确的特点,适合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
一、概念北医院风湿科韦尼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毛巾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合称溻渍。
二、中医对溻渍疗法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是利用热汤沐浴发汗的先例。金元时期的《外科精义?塌渍疮肿法》记载:“塌渍疮肿之法,宜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清代《理瀹骈文》记载:“熏蒸渫洗之能汗,凡病之宜发表者,皆可以此法。认为其基本作用是“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转运阴阳之气也”、可以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可以升降变化,分清浊而理阴阳。营卫气通,五脏肠胃既和,而九窍皆顺,并达于腠理,行于四肢也”。
三、作用机理
中药溻渍的机理是通过湿敷的传导与辐射作用,使局部因炎症而引起的灼热感得以减轻,发挥消炎、镇痛、止痒和抑制渗出的作用。
四、功效及适应症
溻渍法可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而入脏腑,通经贯络,以作用全身,且可疏其汗孔、宣导外邪。溻渍法还可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脏腑,通经贯络,作用全身,通过疏通气血、软坚散结、祛风止痒等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溻渍法可用于风湿性、骨伤性疾病,同时可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病变、肌肉劳损、各种跌打损伤等。
五、操作方法
根据患者病症及患病部位的不同,将所选药物煎汤去渣后,趁热用6-8层纱布或毛巾浸透药液,轻拧至不滴水,湿敷患处。
1.冷溻:待药液凉后湿敷患处,15-20分钟更换1次,更换3-5次,适用于热证、阳证。
2.热溻:药液煎成后,趁热湿敷患处,稍凉即换,适用于寒证、阴证。
3.罨敷:在冷或热溻的同时,外用油纸或塑料薄膜包扎,可减缓药液挥发,延长药效。
六、注意事项
1.药液温度要适中,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2.冬季应注意保暖,浸泡后要立即拭干,盖被保暖。
中药溻渍疗法
发布时间:-06-16编辑:韦尼
浏览量:
中药溻渍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仅用于外科,亦被用来治疗多种内科疾病,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疗效明确的特点,适合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
一、概念
溻是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毛巾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之中,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合称溻渍。
二、中医对溻渍疗法的认识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是利用热汤沐浴发汗的先例。金元时期的《外科精义?塌渍疮肿法》记载:“塌渍疮肿之法,宜通行表,发散邪气,使疮内消也。清代《理瀹骈文》记载:“熏蒸渫洗之能汗,凡病之宜发表者,皆可以此法。认为其基本作用是“枢也,在中兼表里者也,可以转运阴阳之气也”、可以折五郁之气而资化源”、“可以升降变化,分清浊而理阴阳。营卫气通,五脏肠胃既和,而九窍皆顺,并达于腠理,行于四肢也”。
三、作用机理
中药溻渍的机理是通过湿敷的传导与辐射作用,使局部因炎症而引起的灼热感得以减轻,发挥消炎、镇痛、止痒和抑制渗出的作用。
四、功效及适应症
溻渍法可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而入脏腑,通经贯络,以作用全身,且可疏其汗孔、宣导外邪。溻渍法还可使药物经肌腠毛窍、脏腑,通经贯络,作用全身,通过疏通气血、软坚散结、祛风止痒等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中药溻渍法可用于风湿性、骨伤性疾病,同时可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病变、肌肉劳损、各种跌打损伤等。
五、操作方法
根据患者病症及患病部位的不同,将所选药物煎汤去渣后,趁热用6-8层纱布或毛巾浸透药液,轻拧至不滴水,湿敷患处。
1、冷溻:待药液凉后湿敷患处,15-20分钟更换1次,更换3-5次,适用于热证、阳证。
2、热溻:药液煎成后,趁热湿敷患处,稍凉即换,适用于寒证、阴证。
3、罨敷:在冷或热溻的同时,外用油纸或塑料薄膜包扎,可减缓药液挥发,延长药效。
六、注意事项
1、药液温度要适中,不可过热,以免烫伤皮肤。
2、冬季应注意保暖,浸泡后要立即拭干,盖被保暖。
溻渍疗法及其在慢性湿疹治疗中的应用
来自维普
喜欢0
阅读量:
11
作者:
章斌,李萍,ZHANGBin...
摘要:
慢性湿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所引起,以表皮肥厚和苔藓样变为主的一种瘙痒性过敏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溻渍法大体可概括为溻法和渍法.溻是用热水或冷水浸湿毛巾,或将饱含药液的纱布或棉花湿敷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予药液当中,这种用溻敷或浸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做溻渍疗法.对近20年来溻渍疗法治疗慢性湿疹进行研究,认为溻渍疗法历史悠久,初始于先秦,发展于唐汉,充实于宋元,成熟于明清.清代医家吴尚先撰写的《理瀹骈文》在溻渍疗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奠定了溻渍外治疗法的理论基础,扩大了溻渍疗法的治疗范围,为日后溻渍疗法运用在皮肤科治疗慢性湿疹等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溻渍疗法对慢性湿疹的理论研究多从药物的透皮吸收、溻渍疗法的热效应、蒸汽的蒸腾作用等方面入手,研究结果显示,药物溻渍浴洗可以改善局部血流和血管通透性,麻痹神经末稍,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力.可见,溻渍疗法治疗慢性湿疹有一定的优势.
收起
关键词:
慢性湿疹溻渍疗法溻法渍法理瀹骈文五十二病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