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草药引经报使药理论 [复制链接]

1#

经络辨证,作为中医辨治体系中的璀璨明珠,仅是我们深入剖析患者病机、探寻疾病根源的众多智慧钥匙之一。诚然,即便辨证过程犹如抽丝剥茧般精准无误,若最终落实在处方用药上未能恰到好处,亦难以在临床实践中绽放出令人瞩目的疗效之花。方由药构,恰似匠人精心雕琢,每一味药物的选用,都需医者匠心独运,方能赋予方剂以灵魂,使其更加有的放矢,直击病所。因此,作为悬壶济世的医者,掌握药物的归经理论及其引经报使之妙用,无异于手握开启康复之门的金钥匙。《素问·调经论》中的古训:“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不仅深刻揭示了人体生理病理的奥秘,更是指引我们用药时需谨遵药物性味归经之法则,犹如航海者依据星辰指引方向,确保每一份药力都能精准地汇入相应的经络隧道,调和气血,祛除病邪。具体而言,药物的归经特性,决定了其能够针对性地作用于特定的脏腑经络,促进气血的和谐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引经报使药,更是如同向导,引领其他药物直达病所,增强疗效,减少偏性,确保治疗过程如同行云流水,自然顺畅。故而,深入探讨并精准运用药物的归经与引经报使之理,是每一位中医临床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专业素养,也是实现中医精准治疗、提升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一 归经的概念和沿革

归经,这一中药药性理论的璀璨明珠,深刻揭示了药物与机体间作用部位的微妙关联。它不仅是中药学体系的骨架之一,更是中医智慧的结晶,宛如一幅精细的人体地图,指引着药物精准导航至需滋养或调治的脏腑经络。“归”字蕴含归属之意,而“经”则指涉深奥的脏腑经络系统,二者结合,便绘就了药物作用之蓝图。药物入体,非雨露均沾,而是如同精准的导弹,直击病灶,对特定脏腑经络展现其独特的亲和力与疗效。这不仅是自然赋予的奇迹,更是古人智慧与现代科学探索的共鸣。追溯归经之源,其滥觞于春秋战国至东汉的医学典籍,如《内经》所言:“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以生动的比喻,勾勒了药物性味与脏腑经络间的和谐共舞。这一理论,如同古老乐章中的旋律,虽未详尽列举每味药物的具体归经,却已奠定基调,预示着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的深刻哲理。张仲景,医圣之名,更在《伤寒杂病论》中,以六经辨证为纲,将药物与人体脏腑经络的对应关系推向新的高度。他笔下的麻黄、桂枝、柴胡等,不仅是治疗伤寒的利器,更是归经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生动注脚,展现了药物对特定脏腑经络的精准调控与平衡。归经理论,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中医临床用药不可或缺的指南。它不仅指导着药物的选择与应用,更促进了中药学与现代医学的融合,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着独特的东方智慧。

到唐、宋时,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定向、定位已作为独立药性而不再依附于药物的色、形、气、味等特性。虽未正式提出归经,但却反映了这一时期对药物归经作用的认识水平及该理论体系的雏形。

在浩瀚的中医药学典籍中,孟诜的《食疗本草》以绿豆为例,精妙阐述了其游走十二经脉的食疗奥秘,而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则进一步细化,如木瓜轻抚肝木之郁,戎盐深滋肾水之渊,桂圆暖脾土以培元,泽泻导药力直达肾经之幽,展现了药物归经思想的萌芽。直至金元时期,医家张元素犹如璀璨星辰,正式将归经理论纳入中医药学理论的璀璨星河。他深谙脏腑辨证之精髓,巧手遣药制方,倡导分经分部用药的革新理念,著《珍珠囊》一书,其中详尽记载了三十余种药物,冠以“某经药”、“某行经药”之名,强调取药性之专长,精准归经,使药力专而效显。张氏创立的“引经报使”理论,如同为药物配备了精准的导航,明确了如羌活、藁本引领药力至手足太阳经,柴胡则穿梭于手足少阳经之间,极大地丰富了临床用药的层次与深度。这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大放异彩,如《卫生宝鉴》所载罗谦甫妙手回春之例,面对头面病症,无论是面目赤热、头目昏闷之火象,还是头面畏寒、气虚怯风之寒象,罗氏均巧妙运用升麻汤为基础,分别辅以黄连清热泻火,附子温阳散寒,而关键之处,在于升麻、葛根作为引经药,精准定位至面部主要经脉——足阳明胃经,引领药力直达病所,调和阳明经气,从而实现了药到病除的佳话,深刻体现了引经报使理论在临床应用中的卓越价值。

此两案治法有序,读之对学习经络辨证大有启迪作用,故择录之。杨郎中之内,五十一岁,身体肥盛。己酉春患头目昏闷,面赤多热,服清上药不效,请予治之。诊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面热者手阳明病。《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面热之病生矣。先以调胃承气汤七钱,黄连二钱,犀角一钱,疏利三两行,彻其本热。次以升麻加黄连汤,去经络中风热上行,如此则标本之病邪俱退矣。又治尼长老,六十一岁,身体瘦弱,十月间病头面不耐寒,气弱不敢当风行,诸治不效。诊之,其脉皆弦细而微。其人年高,素食茶果而已,阳明之经本虚。《脉经》云: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又加看诵损气,由此胃气虚,经络之气亦虚,不能上荣头面,故恶风寒。先以附子理中丸温其中气,次以升麻汤加附子主之。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云:“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对中药的临床配伍应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采录了张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的内容,以及李东垣、王好古的归经用药方法,为归经理论得以流传后世做出了重要贡献。李氏还将归经与脏腑经络功能结合起来论述,提出“本病”“经病”“窍病”等,并以临床实践来验证归经理论的正确性。

清代是归经理论体系发展渐臻成熟的时期,著录的书目之多,涉及的范围之广,是历代无以伦比的。

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是综合研究本草而提及归经者,如陈修园的《神农本草经读》、张璐的《本经逢原》、陈士铎的《本草新编》等书;二是重点研究归经理论的专著,如清代李延昰补订的《药品化义》、赵观澜的《医学指归》等;三是研究药物及方剂归经的著作,如陈修园的《医医偶录》等。清代姚澜的《本草分经》是非常值得一读的药物归经书籍,对临床精确选择药物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剩余60%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